5月18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上海作为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举行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当天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上海市文物局承办的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下午,围绕“博物馆与美好生活”主题的“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在世博会博物馆开幕。晚间,更有诸多文化活动点亮沪上夜空,50多家博物馆开放夜场,市民和游客可以体验不一样的一天。
“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这一主题强调了博物馆创新发展的理念,发挥与当地社群、文化景观、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技术、方法的进步,不断拓展观众群体,增强与他们的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行了专题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全球推广仪式;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有关文物管理信息化、文化推广和公众服务的战略合作协议;与百度公司共同启动“用科技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发布全国数字博物馆地图(一期),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博物馆与社会各界的“超级连接”。
与此同时,“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2018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评选结果、“手机中的博物馆记忆”十佳优秀作品也在开幕式上公布。
40家国家级博物馆联袂举办博览会
当天下午,“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开幕。这是国内首个以展示博物馆教育品牌项目、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博物馆教育能力为目的的博览会。
本次博览会集结长三角三省一市近40家国家级博物馆及相关文化单位,通过对博物馆各自品牌教育服务和文创产品的展示、介绍和推广,提升博物馆教育产品和服务的研发能力、创意策划能力、制作执行能力和推广营销能力。以此搭建长三角博物馆交流平台,打造博物馆教育活动和文创产品的金名片。
现场所见,博览会在空间上采用跨越与融合的方式,将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家参展场馆的秀丽风姿集于一地一馆,在近1300平米的展陈空间中展陈。尘封已久的传奇故事,博物丛书、创意文化等等,无不吸引观众驻足。
其中,“艺匠古今”展是上海博物馆在本届博览会上推出的主题展。展览以绘本《艺匠寻信人》的画面与故事为主线,将蓝印花、竹编、织绣、木版年画、宜兴紫砂、苏州制扇、常州梳篦、景德镇陶瓷、漆器、灯彩等十多种传统工艺的展品镶嵌其间,吸引观众跟随主人公寻觅传统工艺的脚步,共同思索手工艺的价值。除中国传统工艺类展品外,展览中还有土耳其基里姆花毯、伊兹尼克陶瓷、日本蓝染、当代瓷器等国外及当代工艺品。
“艺匠古今”展以教育为导向,通过传统工艺展项与辅助展项构成的器物组,对应30个关于艺匠的核心概念,内容涵盖世界工艺史、设计史及当下围绕工艺展开的各种人物、事件与话题。30个核心概念将展览内容模块化,以提问题、讲故事、触感官、引经典等多种方式,用绘本故事画面、展品、关键词多种方式阐释的路径引导观众完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作为主会场活动的一部分,18日下午同时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了“博物馆与美好生活”论坛也很精彩。来自国家文物局、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外重要博物馆、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的代表围绕新形势下博物馆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50多家上海本地博物馆夜间开放
另外,上海为配合“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倾力组织百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并举办210场文化活动,其中50余家博物馆在5月18日夜间开放,为白天忙碌的市民和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独特的参观体验,感受别样的博物馆之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博物馆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于18日晚在上博大堂为观众呈献的“遇见风景:侧耳·上海博物馆之夜”,以及“心灵的风景”夜场参观活动。这场新颖的活动结合了经典诗歌诵读、弦乐演奏和莎士比亚话剧演出等多种形式,邀请线上线下的观众朋友们夜游上海博物馆,从绘画艺术、文学诗歌、戏剧音乐三重“看点”体验英伦风景艺术,通过更新颖的形式、更多元的视角,遇见更属于自己的心灵风景。当晚现场,上博书画部研究员李维琨与看看新闻Knews记者直播看展,活动同时在看看新闻Knews客户端全程直播。
除了5·18当天,在接下来的几天,各项活动还会依序展开。19日,“博物馆:一个共同体”暨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成立仪式如期举行。21日和22日,博物馆教育联盟第二期工作坊暨“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教育”研讨会将会召开。届时,全国多家博物馆教育部门负责人,将结合各馆实际工作经验以及首届博览会的内容开展教学,以期对学员们的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