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课后服务先行一步,两小时撬动社会大效益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2021-02-24 00:11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23日,教育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地要推进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使其与家长下班时间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送难的问题。

就在教育部发声前夕,深圳推出免费课后服务的新闻,也在深圳家长的朋友圈中被热转和点赞。昨天,也就是深圳2021年春季学期第一天,不少学生就已经享受到了放学后1至2课时课后服务。不久前,《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正式印发,提出了政府经费保障、不得布置作业或统一补课等诸多原则,为各学校高质量落实免费课后服务提出了明确政策指引。深圳先行一步以制度形式确立课后服务规范,也将为全国范围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树起样板。

别小瞧这课后短短两小时,妥善安排好这段时间,能撬动巨大的社会效益。最直观的,就是曾长期困扰双职工家庭的“三点半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家长不必为接送烦忧,可以安心干好本职工作。学生放学后留校参加活动,有老师等专业人士指导、照看,安全有保障,“放学即放羊”的情况也会减少。这几天,深圳家长的“喜大普奔”,可以说就是民生痛点迎刃而解的真实写照。

学校提供课后服务,能够补上课后教育的短板,实现教育的提质增效。毋庸讳言,过去一段时间,学校课后服务不足导致家长“压力山大”,“家长作业”也好“市场培训班泛滥”也罢,这些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忧虑甚至反感,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率。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统筹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既要重视课堂上高效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学校的“手”真不妨伸得长一些,把课后两小时管起来,课上、课后无缝衔接,利用校园内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习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深圳目前开展的课后服务,就包括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作业、自主阅读与教师答疑等多元化课后学习活动。磨刀不误砍柴工,相信这两小时的课后学习时光,会让不少同学受益终身。

稳步推进课后服务,也是深圳实现“学有优教”的题中之义。根据深圳出台的相关意见,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进行集体教学或统一补课,而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创新、完善课后服务内容和方式。比如开展各类社团活动、进行“校园体育一小时活动”或因地制宜进行参观、学习、体验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这条政策针对性很强,既防止政策“变质”,也鼓励服务提质。普惠、公益的课后服务也要追求高标准,提升竞争力。

其实,校园组织的课后活动独具魅力。过去我们常在一些日本、欧美的文艺影视作品里,看到外国孩子参加校内各种各样 “放学后俱乐部”,在愉悦的课后活动中收获知识、友谊与健康体魄,发展了自我个性,也形塑了集体荣誉感,锻炼了社交能力——这些情景希望很快也能成为我们的“日常”。

办好让市民满意的课后服务,深圳已按每个学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将课后服务纳入政府经费保障。同时,深圳还设立了学校课后服务绩效评估、备案等一系列制度,定期监督评价课后服务项目成效。相信在良好的制度设计下,深圳的学校课后服务将释放更大效力,为全国推行校园课后服务提供经验。

编辑 许舜钿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党毅浩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