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增值率大涨,高溢价并购再敲警钟。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产业整合、跨界并购案例层出不穷。并购重组热情依然高涨的背后,高估值乱象悄然反弹。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的重组预案中,对标的资产的评估增值率高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业内人士指出,在利益驱动下仍会有人“铤而走险”,借助高溢价收购炒作股价。可以预期,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强对高溢价并购重组的监管。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借助高溢价收购可以推高公司股价,并购标的原股东通过出售资产获得了超额收益,而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可以通过质押或减持的方式获取大量资金。“双方通过这种手段合谋套利已成为市场的一种‘潜规则’。”
“在爆仓甚至是失去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压力下,虽然监管层一直严厉打击忽悠式、炒作式重组,但仍会有人不惜‘铤而走险’,借此炒作股价,这也进一步拉高了溢价率水平。”该私募人士表示。
一、宏观面
1、外汇占款四连涨,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主因。央行5月17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4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21.5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加74亿元,增量与上月基本持平,为连续第四个月上涨。
2、疯狂原油破红线,全球市场蝴蝶效应四起。早在4月24日,德意志银行在其报告中认为,如果油价再涨5美元,可能就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大幅动荡。因为,届时油价的上涨会引发通胀潜在飙升的可能。
3、今年以来,环保督察组动作频频,整个长江经济带环保整治行动不断升温。上证报记者调查获悉,在长江经济带环保大整治行动背景下,各省市的监管力度有望进一步强化,一些企业和地区也在主动作为。未来,国家层面还会有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出台。
4、近日,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严禁企业以各种名义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其市场化融资行为提供担保或承担偿债责任,切实做到“谁用谁借、谁借谁还、审慎决策、风险自担”。
5、中国保险行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在不断推出。银保监会先是下发规定,将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比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随后将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的经营范围放开。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称为外资保险公司“基本法”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近期也将启动修订工作。
二、中观面
1、18家“入摩”药企总市值13298亿元,去年现金分红108亿元占净利超三成。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生物医药行业总计有18家企业被纳入MSCI指数,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天士力、步长制药、同仁堂、华润三九、东阿阿胶、白云山、上海医药、九州通、康美药业、美年健康、华东医药、信立泰、科伦药业、云南白药、通化东宝、片仔癀。
2、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今年以来,60多家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子公司),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处借款,涉及资金超过600亿元(授信额度顶格计算)。该数据较此前定增融资、债券融资火爆的年份增幅明显。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项目投资等。
三、微观面
1、聚焦流动性及可持续盈利能力,上交所问询庞大集团。庞大集团今日公告,收到上交所对公司2017年年报的问询函,监管部门主要从关联交易、流动性风险、可持续盈利能力、信息披露问题等方面展开问询。
2、百花村今日公告称,公司于17日收到上交所的年报问询函。问询函对公司并购标的业绩连续不达标,可能存在后续持续经营风险和商誉减值风险的情况予以关注;同时,针对公司信披质量不高、并购双方存在争议事项等情况,监管部门从相关业务模式、行业经营情况、并购合同内容细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问询。
3、战投背后藏最大预约挂号平台,誉衡药业大股东债务危局待解。种种迹象表明,誉衡药业(002437)控股股东誉衡集团正在承受较大的资金压力,实控人朱吉满将旗下资产闪转腾挪,欲化解此番危机。朱吉满掌控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信邦制药(002390),也受到些许波及。
4、信雅达收购标的去年业绩未达标,三大股东套现1.77亿元。记者据资讯数据统计,去年,前十大股东中,有3位减持,合计套现1.77亿元。其中,信雅达董事、上海科匠业绩承诺方之一刁建敏通过减持253万股,合计套现2910.66万元,同时,刁建敏还担任上海科匠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称,刁建敏由于个人资金需求(归还银行贷款)而减持公司股票。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