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哈佛-深圳自闭症国际高峰论坛举行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范文婷
2018-05-09 21:34
摘要

第四届“哈佛-深圳自闭症国际高峰论坛”于5月8日-9日在深圳举行。此次高峰论坛就自闭症的神经机制、医学治疗、虚拟技术及机器人在自闭症康复中的应用,自闭症的动态心理评估等内容进行主旨发言和讨论。

第四届“哈佛-深圳自闭症国际高峰论坛”于5月8日-9日在深圳举行。此次高峰论坛邀请了13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阳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专家,就自闭症的神经机制、医学治疗、虚拟技术及机器人在自闭症康复中的应用,自闭症的动态心理评估等内容进行主旨发言和讨论。

自闭症由于其发病率高,预后差,病因不明,成为了医学上的难题,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攻克此难题,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借深圳市三名工程,引进哈佛自闭症团队,与本院儿童心理与康复科携手,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的“哈佛-深圳自闭症国际高峰论坛”。

据介绍,目前自闭症的康复治疗以教育和心理康复训练为主,行为治疗方法成为主流。但是大多数自闭症都共患有其他精神和躯体疾病,如多动症、情绪障碍、睡眠问题、消化道功能紊乱、免疫问题、营养与代谢性问题等,自闭症家长群体急需解决孩子的这些问题,四处寻求医学帮助,然而目前国内的临床医生对这些问题关注较少。

自引进哈佛自闭症团队以来,深圳儿童心理与康复科的服务及科研能力飞速发展。2015年8月在第一届国际会议上,举行“哈佛-深圳自闭症中心揭牌仪式”,开启了哈佛大学医院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之间的全面合作。定期的远程会议及教学指导,稳固了我科已有的业务技能,鼓舞我科开拓进取;不定期举办的“三名大讲堂”,开阔了广大关注自闭症人群的视野,了解国内外最“鲜”的知识;哈佛专家的来深或远程会诊,减轻了家长的担忧,指明了康复方向。

目前,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心理康复中心成立第2年,主要采用早期丹佛干预模式(ESDM)指导孩子及其家庭进行康复训练,截止至目前,已服务150多个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该院还自主发展了“阶梯式儿童行为训练方法”用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

此外,该院还开展了多项新的适宜技术。已完成红外眼动追踪仪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后,目前已完全投入于临床使用,用于自闭症的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客观测量工具,2017年使用431人次。2017年新购置的128导EEG/ERP脑事件相关电位系统、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诊断系统、面部表情自动识别系等目前在科研使用阶段,不久将普遍应用于临床,使自闭症的医学治疗更加科学有效。

随着“二胎潮”的来临,以及自闭症二胎再患自闭症的高风险,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专门开设了“孤独症同胞随访门诊”,结合婴幼儿常规体检,关注其体格生长发育、营养评估、视听功能、神经运动发育、心理发张等,进行全方位追踪检测和健康促进,做到早发现,早行动,改善预后。

见习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范文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