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超高清影视、人工智能、媒体+智库、移动互联、家庭智能网关……在即将开幕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广东省将集中展示文化产业发展新成果、新面貌、新气象。
可以看到,广东省文化产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2017年,广东省数字出版产值1800亿元,居全国第一;动漫业产值400亿元,占全国1/3强;游戏业收入1515亿元,占全国73.9%,占全球20.4%;网络音乐总体市场规模95亿元,占全国市场规模的79.2%……
目前,广东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2.1万家,从业人员350多万。在文化产业10大类产业中,广东的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和设计、文化休闲娱乐、工艺美术、文化产品和用品生产以及文化专用设备生产等7大类产业规模领先全国。
广东省宣传文化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宣部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化规划引导,创新政策措施,健全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6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256.6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67%,高出全省GDP增速约9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大幅上升到5.26%,约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的1/7,连续15年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已成为广东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
新业态全面重塑文化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广东省文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的创意文化产业快速增长,目前占文化产业比重超过50%。这些,缘于广东省不断强化规划引导,优化结构布局。全省大力实施《“十三五”广东省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广东省电影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系列专项规划,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以“文化+”“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新业态正全面重塑文化产业格局。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新媒体迅速崛起。省市主要媒体建成“中央厨房”采编一体化平台,推出重点移动端拳头产品,全新的融媒体矩阵初具规模。其中,“南方+”客户端下载量超过2500万,在全国地方党报自有APP中居首位。
同时,优化整合资源,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首创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广东广播电视台等优质资源组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打造集“媒体、数据、交易”三大业务为一体的专业财经全媒体集团和综合财经信息服务集团,引起重大反响。
跨界融合发展加速,产业边界不断拓展。广东省大力推动“文化+”,文化产业与制造、信息服务、教育、旅游、体育等快速融合发展。2012-2016年,全省文化设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近40%,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目前,全省建设了羊城创意产业园、289文化艺术园区等200多个文化创意园区,入园企业2万多家。以创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全省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打造了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广东旅游文化节、中国国际马戏节,建设了一批有岭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名镇、名街、名村。
广东省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多个领域领军全国。数字出版产值去年1800亿元,居全国第一。动漫业产值400亿元,占全国1/3强。游戏业收入1515亿元,占全国73.9%,占全球20.4%。以先进科技为引领的演艺设备、游戏游艺设备等文化科技装备业分别占全国生产总值的85%和98%。
随着网络音乐市场的盈利模式逐步清晰以及用户版权意识提升,付费习惯逐渐形成,2017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营收规模大大增加。2017年,广东省网络音乐总体市场规模为95亿元,占全国市场规模的79.2%。
“互联网+”成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2016年,广东省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加值达505亿元,增长35%以上,涌现了腾讯、UC、YY等行业巨头,全国APP总榜安装量前三名(微信、QQ、酷狗音乐)均为广东企业,仅酷狗音乐就拥有5.5亿用户和30亿移动端、30亿PC端安装量。
“文化+科技”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其中,腾讯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超过7万件,居全球互联网企业首位。
广东省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广州、深圳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着力打造“创意之城”“设计之都”,突出发展了一批优势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珠三角其余各市集中发展创意设计、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文化设备制造等区域优势产业。粤东西北地区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初具规模。全省以珠三角为龙头,粤东西北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即将开幕的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将带来一场文化产业展示的“盛宴”,共有2308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并邀请了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家海外机构参展,加上67家分会场,文博会期间各类活动预计超过500项。
在广东省,包括深圳文博会在内的一系列文化会展交易平台进一步健全,成为文化创意的盛会、科技创新的舞台。
2017年“南国书香节”仅主会场参展的图书、文创产品就高达30万种。2017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总展览面积9万平方米,入场人次50多万,签约合同金额789亿元。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累计交易超过5000亿元。
随着发展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广东省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全省已完成近700家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其中,省直和广州、深圳媒体出版集团加快转型发展,南方出版传媒2016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后,成功入选第九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广东文化领域呈现出可喜的创业热潮。全省文化领域推进简政放权后,取消审批事项30项,下放10项,转移2项,调整行政处罚职权145项,初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文化领域所有行业均向社会资本开放,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机制逐步形成。全省小微文化企业大量涌现,2017年,仅省文化厅审批设立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就有2708家,同比增长74.9%。
通过“文化+金融”创新,大力打造产业发展金融平台。广东省组建了规模均超100亿元的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全媒体产业基金,目前相关基金投资项目25个,投资金额19.8亿元,撬动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向文化领域。
同时,探索构建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担保平台,“量身定做”相关贷款担保产品,鼓励文化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10月,省委宣传部与上海浦发银行签署《“文化+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浦发银行将为广东文化产业提供5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
对外文化贸易快速增长
2016年,广东文化产品进出口437.9亿美元,其中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418.1亿美元,约占全国的2/5,高居全国榜首,实现贸易顺差398.3亿美元。仅游戏业出口营收就达176亿元,出口的国家和地区100多个。UC浏览器服务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用户超过1亿。
可以看到,广东省对外文化贸易快速增长,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全省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化出口体系,出口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设备制造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出口企业和品牌,其中,全省入选国家2016-2017年度《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的文化企业31家,居全国前列。
在这里,“双效统一”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发展的环境持续优化。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若干文化经济政策》,在财税、金融、劳动保障、土地使用、人才等方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设立规模3000万元的广东省扶持电影事业发展资金、规模1600万元的广东省扶持地方戏曲发展资金,出台《广东省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方案》等。实施文化消费补贴计划,2011-2017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125亿元资金,对全省15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低保人员基本文化消费进行补贴。广州、惠州、深圳福田区成为国家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广东省还强化对文化产业的财税扶持。其中,落实省属重点文化企业在2020年底前免缴国有资本收益政策,2016年免缴6844万元。设立“三大主流媒体事业补助专项资金”,每年拿出2亿元,扶持省属主流媒体事业发展。设立规模5000万元媒体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发布九批共325家省属改革单位名单,累计减免税负40亿元。2012-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资助项目650多个,金额近25亿元。
下一步,广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全面实施“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力争在构建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创新文化经济政策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见习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