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四宝”——百年合成号带您穿越1901年的深圳

读特记者 关万学 通讯员 鲁文雅 文/图
2018-05-06 21:08
摘要

此次快闪活动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宝安区西乡小学、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本地阿婆及合成号文化推广者共同参与,以“回味深圳·重回1901”为主题,百年合成号故事为主线,实现百年穿越重回1901年深圳墟。

又是一年文博会,也是广大市民来“宝安四宝”——百年合成号体验感受各种深圳本土民俗文化的好时机。

5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文博会“百年合成号”专项活动“回味深圳·重回1901”等等系列活动在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启动。当天,深圳首个民俗文化园“百年合成号深圳民俗文化产业园”揭牌。

当天上午,该产业园揭牌的同时也启动了合成号手工制作观光工厂、糕点文化学院、深圳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省级非遗传习基地、深圳地方传统食品研发保护中心、深圳民俗文化展馆”项目工程建设。现场还成立了“深圳故事舞台剧”筹委会,并举行“跨界融合,改变生活”为主题的论坛,与会专家和大咖一同探讨如何把旅游和文化融入人们生活的话题。

为充分展现本土民俗文化快闪party,5月6日,百年合成号在宝安区壹方中心举行了一场大型民俗文化快闪。此次快闪活动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宝安区西乡小学、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本地阿婆及合成号文化推广者共同参与,以“回味深圳·重回1901”为主题,百年合成号故事为主线,实现百年穿越重回1901年深圳墟。

记者看到,“回味深圳·重回1901”快闪活动现场,以西乡小学学生舞龙舞狮、二十四节气鼓作为开场,热闹非凡。紧接着本地阿婆的采茶歌,勾起一段深圳记忆。西乡小学学生歌唱家乡的童谣“大鹏鲍沙井蚝、石岩柿子南山桃、龙岗鸡金龟橘,还有深圳云片糕”,童声稚嫩。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跳着“沓饼舞”,传递着老一代深圳人的快乐和善良。

据悉,连续7年参加文博会的百年合成号,将于5月10日至14日期间,邀请广大市民前往会展中心8号非遗馆,并带上代表着深圳味道的本土民俗文化比如老物件,衣服、碗、篮子等进行展示,现将评选出最地道的“深圳老味儿”,获胜的市民可以品尝本地阿姨制作的最地道枧水粽。

读特+

“宝安四宝”——百年合成号


百年深圳墟,百年合成号。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合成号在深圳墟正式挂牌营业,专门生产经营传统食品。据《宝安县志》大事记载:合成号发明了驰名中外的“深圳云片糕”产品远销南美洲悉尼南洋华埠,是广大华侨同胞寄托乡忧的家乡食品,曾经也为一带一路和出口创汇作出贡献。

如今,合成号深圳传统小食,喜嫁礼饼,广式粽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数年来共研发近百项专利,其中艾草饼,枧水粽,汾酒腊肠制作配方和工艺获国家级发明专利。合成号“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被评为“广东著名商标”称号。

2017年,合成号被广东省老字号协会认定为深圳首家“广东老字号”,同年被宝安区品牌促进会评选为“宝安四宝”称号。合成号的成功恢复展现了历代深圳人的智慧和勇于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关万学 通讯员 鲁文雅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