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院万国营院长做客“民心桥”谈了啥?

记者 王若琳
2016-07-22 16:01
摘要

深圳法院司法改革进行得如何?去年开始的“民告官”案件集中管辖,带来了哪些变化?打“民告官”官司,市民应该注意什么?21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万国营做客深圳广播电台先锋“898民心桥”节目,与...

IMG_2455

 深圳法院司法改革进行得如何?去年开始的“民告官”案件集中管辖,带来了哪些变化?打“民告官”官司,市民应该注意什么?21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万国营做客深圳广播电台先锋“898民心桥”节目,与市民热议司法改革话题。

深圳法院司法改革 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

作为全国第一批司法改革试点城市,深圳两级法院推出的司法改革措施广受好评,现在的深圳司法改革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万国营介绍说,深圳法院审判任务繁重,历年来案多人少矛盾都特别突出。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0%,到昨天为止已经突破20万件,法官人均结案超过120件。法院审判任务非常繁重,法官承担很大的办案压力。

近年来,深圳法院在全国率先实行了法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职业化改革,建立了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和单独薪酬体系;率先探索审判权运行机制和司法责任制改革,实行“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2014年底这一改革已经在全市法院全面铺开;立案登记制、人财物市级统管等改革项目均在全国率先实施,前海法院综合改革也顺利推进。2015年6月30日起,深圳法院还实行了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

司法改革和市民关系有多大?万国营认为,可能很多人觉得法院司法改革和普通市民关系不大,但其实法院的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每一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民告官”案件集中管辖 提高司法公信力

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深圳走在全省前面,盐田区法院去年开始分两步走,实现了全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这项改革实行一年,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

万国营介绍说,行政案件集中管辖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司法公信力。行政案件俗称“民告官”,按照原来的管辖办法,行政案件在行政区域法院管辖,当事人有可能怀疑法院的公正性,怀疑案件审理中会受到行政机关的干扰。

经过一年的运行,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审判资源、审判运行机制得以优化,审判案件质量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管辖不是案件的简单集中,而是行政审判资源、机制的优化。通过案件集中管辖,更容易统一裁判尺度,能更有效发挥司法规范指引行政行为的作用。

教市民如何打赢“民告官”官司

在访谈中很多市民问:“民告官”能告得赢吗?该如何去告?

万国营表示,很多老百姓可能对民能不能告赢官有顾虑,那我们用数据说话。2015年生效的行政诉讼案件共有2508宗,法院直接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381宗,行政机关败诉率15%。如果考虑到原告撤诉案件中还有不少通过司法审查行政机关主动改变被诉行政行为的,那么行政行为实际纠正率达到25%。也就是有四分之一的案件,民能告赢官。

他还对市民打“民告官”官司提出建议:一是要明确自己的诉讼目的和诉讼请求,一般要一行为一诉。二是要收集好证据,特别是收集保存好被告行为违法、自己权益受损的相关证据。三是要熟悉相关法条,客观分析案情。比如说起诉有没有超过起诉期限、有没有履行复议前置程序等。四是要遵从法院引导。五是可以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经济允许情况下,最好能聘请专业律师,经济特别困难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希望更多行政首长能亲自出庭应诉

最近,深圳市中级法院向社会公布《2015年深圳市行政审判工作白皮书》,其中显示“民告官”案件中,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比例上升,这对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有什么意义?

万国营介绍说,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一年以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翻倍上升。2014年,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只有30宗;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也就是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一年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达到116宗,翻了将近四倍。以往“告官不见官”的局面得到了明显改变,也有利于行政纠纷的化解和行政行为的规范。

万国营同时希望更多的行政首长能高度重视行政案件的应诉。他认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是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应尽的义务,有利于通过庭审直观感受到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予以改进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通过出庭,展现政府勇于接受监督、敢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法治意识,推进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建设。

编辑 钟润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