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的一名三级党建组织员,成功竞聘特设绩效岗二级,月收入也大幅提高。“让末位者知耻后勇,给优秀者提供更大的进步空间。”葵涌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刘建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办事处进一步深化“末位轮岗制”和“绩效岗位竞聘制”,激励基层治理队伍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鼓足干劲加油干。
末位轮岗让每个人工作都有了压力
2017年上半年,办事处在前期基层治理改革,核减社区基层工作队伍20.7%的基础上,实施“末位轮岗,竞聘上岗”改革,对116名社区合同制聘用人员进行整合,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留用前100名。其中5%的排名末位者轮岗至辅助岗,基本工资不变,取消每月800-1000元的绩效工资。
“截至目前,已分别完成两轮的末位考核和两轮绩效岗位的竞聘。”据葵涌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长张家瑾介绍,在两轮考核中,分别有7人和6人进入末位轮岗;在两轮的绩效岗位竞聘中,7位末位者和6位末位者分别竞聘5个和4个绩效岗位。
据了解,竞聘测评共分三个部分,月度考核平均分占比40%、所在社区党委评价占比30%、竞聘会述职评价占比30%。三项考核全部达标才能成功竞聘绩效岗位,每月增加800-1000元绩效工资。
“仅仅绩效工资就比改革前增加约37.5%。”曾经考核末位的官湖社区网格员罗向前在第二轮绩效岗竞聘成功后表示,“在末位时压力很大,但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努力工作,争取通过竞聘再次回到绩效岗位。”
土洋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振峰深有感触地说,末位轮岗实施以来,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工作干了多少,干得好不好,考核评分说了算。
特设绩效岗为贡献突出者虚位以待
“没想到我的工资从3000多元,涨到6000多元。”葵涌办事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会务管理员王远康,2006年就来葵涌办事处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但收入始终保持在3000多元。实行改革后,在每月的考评中名列前茅,顺利拿到绩效工资。办事处设立特设绩效岗位后,他工作热情更高了,成功竞聘到特设岗位,工资一下子实现了翻倍。
据了解,办事处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分别在社区和办事处机关事业单位增设了30个特设绩效岗。“这些岗位是为贡献突出的合同制聘用人员准备的。”据办事处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定,竞聘者需要近3年的年度、季度考核成绩排名前30名,或者评为“葵涌之星”,或者得到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以上级别表彰奖励的方能报名竞聘。
“基层队伍不缺人,缺的是能干活、肯干活的人才。”刘建中介绍,办事处通过改革优化队伍的同时,积极引进基层工作人才,将改革裁剪的27个名额面向社会招收高学历高素质的人员补充基层队伍,提高整体水平。目前,已招聘9名研究生,18名大学毕业生,基层队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70%以上。
“我将用三年的时间,凭借我的突出贡献竞聘特设绩效岗位。”研究生学历的刘志表示,“这种机制给聘用人员长期在葵涌工作增添了信心,我已下定决心在葵涌扎根落户。”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