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 | 陆伟:高超医术让患者重回跑道

读特记者 方慕冰 文/图
2018-04-30 08:49
摘要

“我用airdrop给你传照片吧!抖音上有本好书推荐……”

“我用airdrop给你传照片吧!抖音上有本好书推荐……”说这些话的不是梳着个性化发型、穿着oversize卫衣的潮男小伙,而是穿着白大褂、年逾50岁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室主任陆伟。

陆伟身材高大,风度翩翩,戴着鸭舌帽的他曾被小姑娘误认为是陈道明。和文质彬彬的外表相比,让人想象不到的是,他是个热爱踢足球的运动健将。可一旦穿上无菌服,他的手术做得十分精巧,因为同理心,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也显得格外包容和温和。

踢球健将创立运动医学专科

“我一直爱踢球,从校运会踢到省运会队,因为接触运动伤病较多,所以对运动医学特别感兴趣,最后选择、爱上了这门学科。”陆伟从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先后多次进修深造,学业上突飞猛进,并且在2015年获得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Godfather的称号。

2006年,为了第26届大运会运动保障需要,在领导极力推荐下,陆伟从创伤骨科显微手外科转到负责创立运动医学科专科建设。运动医学专科成立早期,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光。很多人误认为运动医学是专为运动员服务的康复学科,其实运动医学的主要职责是治疗与预防关节的运动损伤、帮助患者解决关节老化带来的病痛,同时防治因关节周围软组织退变带来的病痛与功能障碍。

陆伟说:“对于热爱的事业,只要投入,总有收获”。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在深圳举办,给深圳市运动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春天。面对大运村2万名全世界大学生运动员、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医疗保障任务,陆伟作为首席医官,吃、住都在大运村,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搏”出患者的春天

2010年以来,陆伟所在学科开始全面发展。倡导个体化前交叉韧带修复,被欧美学者赞誉为“关节镜技术中的艺术”,他独创简捷高效的改良关节镜下Latarjet技术,使普通医生也能在较短时间完成这个领域内最高难度的手术。首创的国际首例全膝关节软骨置换更是代表学科在业界的最高水平,该技术是学科积累了近80例组织工程软骨移植后的结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病例量全国第一。

陆伟至今记得这一例全膝关节软骨置换手术的情形。那是2014年,一名20岁的年轻人千里迢迢从陕西来到深圳,多年的血友病造成他膝关节完全破坏,虽然13岁时通过治疗控制了病情,但极大影响了他正常步行及生活。在此情况下,他决定尝试接受全膝关节软骨置换手术。

“手术只花了一个多小时,但是术前诊断、预判手术风险的时间长达一年多。”陆伟说,做手术前,患者无法正常走路。术后18个月,当他看到患者发回的视频——能在街上快速行走与小跑,心里特别高兴。

目前,关节镜手术总量以及代表运动医学水平的交叉韧带重建与肩关节镜手术量,深圳市二院均稳居华南首位,为数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

建立资料库助患者康复

当问到工作繁忙是否影响生活时,陆伟说,“我忙习惯了”。因为他的手术排期紧,工作十分忙碌,连自己妻子生孩子、儿子做手术等时刻都没能陪在一旁,对此他充满了内疚。但他却花了大量的精力来帮助病人进行康复教育。

陆伟的手机有两个特殊的QQ群,总人数超过4000人加入。这些人都是他曾经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他都会在群里进行提示,并根据患者们的康复反馈做记录。为防止门诊患者就诊难、防止门诊挂号黄牛党,在挂号平台设置了加号程序,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患者。

陆伟还会给病人建立Excel表格,里面详细记录了1000多位做关节镜手术的病人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还嵌入了病人手术前后以及各个康复期的手术疗效变化、拍片复查情况。对于每一个病人,陆伟都做出详细的跟踪康复评估,并做出必要的及时的处理。

陆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患者能到你这儿看病,是对医生的认可,能向你求助手术,打完麻醉躺在手术台上,是对医生的极大信任,要对得住这份认可和信任。”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方慕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