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邹晴:流水线上奋斗的青春

​读特记者 方慕冰
2018-04-29 07:48
摘要

“再普通的工作都要用心。”

“再普通的工作都要用心。”邹晴说。

大眼睛、白皮肤、目光有神的邹晴是深圳龙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福永仪表厂生产部班组长,30岁的她已是一名工作12年、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从青春少女到孩子妈妈,从最普通的一线工人到生产部班组长,邹晴的青春奋战在流水线上,她挥洒汗水,用勤奋、努力、敬业、专注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把最小的事情做到最好

2006年高中毕业后,18岁的邹晴来到深圳,2009年入职到目前的公司,一干就是9年。刚入职时,她在仪表装配和调试岗做生产线工人。“一个车间200多人,大家干的都是一样的活儿,我努力比其他人都做得好。”邹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因为采取计时工资而不是计件工资,其他工人做到规定产能就休息、闲聊,她却认为产品堆着不如早些做完,比起每天要求的1400架产能,她一般能做到1600、1700架产能。

在装配岗呆了两三个月后,邹晴一有时间就去观察调试工作,因为她的学习意向十分强烈,她被调往对技术和操作要求更高的调试岗。“装配只是焊锡、打螺丝等基础工作,调试则需要对仪表的性能有所了解,还要能分析问题,我希望能挑战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邹晴做调试员时,调试出的仪表也比其他人更准确。

“再普通的工作都要用心,把最小的事情做到最好,事情做好了,工作自然有成就感,”邹晴对待工作的认真、谨慎、细致藏在她笑盈盈的眼睛里。

高标准下的高质量

不仅仅是认真细致,邹晴对产品质量要求也很高。

“我对品质要求比较高,要求自己和他人都要按照工艺指导操作,否则容易出现批量性问题”。邹晴回忆,生产线有一个员工,有道工序需要按顺序打四颗螺钉,但他没有按规定顺序操作,导致仪表上下盖无法关合。于是她挨个程序摸排,最终锁定了出错处,上报解决。

“我负责的生产线从没出现过批量性问题,也没有被其他部门投诉过。”邹晴自豪地告诉记者,她常常和生产线员工聊天,一来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二来可以加深感情,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一对一教学。

邹晴还是个处处留心的姑娘。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一款电表的不良率很高,经过观察,她发现是主板不平翘起的问题。多次反映给班组长后,以为是上一道工序装配出现问题,最后排查发现是结构件的材料出现问题,由技术部门解决。

怀孕8个月仍在生产线上

担任班组长以后,邹晴这个闲不住的姑娘就更忙了。她所在的车间有200多人,又是一条比较特殊的生产线,要求对仪表特别熟悉,各方面的技能都要求很高,除了协调、安排组内工作外,她还负责车间内的刻录喷码,这个岗位较特殊,需要根据模板操作软件和器械,对操作员技能熟练度要求很高。

今年4月中旬,有一批产品交货时间十分紧急,班组内的生产线工人加班严重,为了赶工期,怀孕8个月的邹晴选择和同事们一起每晚加班到10点半。“老公让我早点回去,但这是我们整个小组的工作呀!如果我能分担一些,其他人的压力就小一些。”邹晴说。

“我跟大伙儿一起奋战在一线,他们也会比较认真,我在其中起到的是带头的正能量作用呢。”说到这里,邹晴有几分自豪。

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