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智联招聘发布了《2018春季人才流动报告》。报告指出,一线城市成全国人才“心脏”,一边吸纳一边输出;一线城市人才开始向其他等级的城市蔓延;房地产行业人才流动最活跃;职位技能壁垒高且转换难;薪酬与学历关联性不强,与工作经验关联密切;民营企业求职者是人才市场流动“主力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进军北上广”和“回归新一线”并存
报告指出,从不同城市等级的求职者简历投递方向来看,城市级别越低,人才忠诚度越低,人才忠诚度随城市等级降低而递减,从数据上看,一线城市的求职者选择投递一线城市岗位的占比87.6%,新一线城市求职者投递新一线城市岗位的占比87.5%,二线城市求职者投递二线城市岗位的占比77.6%,三线城市选择投递三线城市的求职者占比45.6%,四线城市求职者投递四线城市岗位的占比31.8%,五线城市求职者向五线城市岗位投递的仅占比19%。
三线城市以下的求职者更青睐新一线城市,在求职过程中,三线城市投递一线城市的求职者占比21.8%,投递新一线城市的占比为23.4%;四线城市投递一线的占比为20.1%,投递新一线城市的占比为33.6%;五线城市投递一线城市岗位的占比18.8%,投递新一线城市的占比38.8%。
新一线城市受益于自身发展及人才政策效应,人才粘性与一线城市看齐。且一线城市的求职者中也有7.1%在向新一线城市投递简历。而新一线城市中,也有7.8%的求职者依然向往一线城市。“进军北上广”和“回归新一线”的现象并存。
房地产行业人才跨领域流动明显
从第一季度需求量排名前十行业吸引的求职者行业分布来看,房地产行业的人才在向多个行业流动,需求旺盛的前十大行业中都能见到房地产行业人士的身影,对于专业服务行业来说,来自房地产行业的简历甚至超过了来自行业内部的人才流动;同时,互联网/电子商务、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贸易/进出口、医药/生物工程等行业除了行业内部的人才流动,这些行业吸引的求职者也是来自房地产行业。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也成为各大行业的主流供给。需求量前十的行业中,他们在九个行业中占比较高,这也体现了不管是房地产行业还是教育培训行业,亦或是金融、贸易等传统行业,都在互联网化的浪潮下对具有互联网思维、技能的人才形成持续的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薪职位供给出现断档
从招聘职位的薪酬区间和投递这些职位的求职者现有薪酬状况来看,2000元以及下、2001-4000元区间及4001-6000元区间的求职者大部分将简历投向了4001-6000元的岗位。这一区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8001-10000元月薪区间的求职者则普遍谋求更高的薪酬,也是薪酬提升机会最多的人群,他们很大比例的投向了10001-15000元月薪的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月薪50000元以上的人群则最大比例的投向了10001-15000元月薪区间的岗位上。这一现象或因此前的创业热潮导致很多创业公司烧钱砸人,导致薪酬虚高,待创业虚火褪去后,一些薪酬虚高的职场人重开始新在市场上被定位。
针对不同学历要求的岗位,主流人才供应集中在中等薪酬区间,未能因学历拉开层次,仅硕士及以上要求的岗位吸引的应聘者薪酬水平较高。
投递职位要求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当前薪酬基本集中在2000-8000元之间,要求5-10年工作经验的职位,求职者现有的薪酬水平集中在6000-1.5万元之间,而要求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位,求职者的薪酬水平更高,主要集中在1万-3.5万元,这说明工作经验与薪酬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民营企业求职者是人才流动“主力军”
人才和岗位在企业规模这项指标上的匹配上较为均衡,市场上的求职者主要来自于中小型企业,均衡的分布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小型企业中也不乏一些从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流动过来的人才。
民营企业是我国招聘市场上的“支柱”,各种类型招聘单位收到的简历,来自民营企业的求职者占比较高。另外,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职位,更受国企求职者的青睐,合资和外商独资的职位,也更受外企求职者的欢迎。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