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艺术家舞蹈家沈伟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当蔡国强用礼炮在空中打出29个烟花“大脚印”时,一幅山水画卷在“鸟巢”缓缓展开。光影旋动中,身着黑衣的舞者以身体为“笔”,在卷轴上“画”出一道道墨痕……这出现代舞《画卷》,让幕后创作者沈伟由此被国内观众所熟知。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沈伟策划创作的节目《画卷》。
实际上,用当下流行的说法,沈伟是名副其实的“斜杠艺术家”——他既是编舞家,又是画家、导演,横跨舞蹈、绘画、电影等多个艺术领域,以极具开创性的跨文化和跨媒介创作得到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他创造了名为“自然身体发展”的舞蹈技术体系,在当代舞蹈艺术界备受赞誉。
4月27、29日,这位蜚声国际的艺术家将携最新舞剧作品《行意声》在深圳保利剧院举行世界首演。这不仅是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委约创作的闭幕演出,也是沈伟作品首次登上深圳舞台。
在演出前一周,沈伟已经抵达深圳,17位舞蹈演员也从纽约和欧洲各地飞来深圳进行合排。借此契机,读特记者专访了这位艺术家。
《行意声》灵感源自10年前的丝路之旅
读特记者:《行意声》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沈伟:源头来自10年前我沿着中国古丝路南北线的40多天旅程。我在历史遗迹的考察中认识到古丝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和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中国新丝绸之路的萌芽。2009年,我完成了以亚洲旅途考察为背景的《回》三部曲。
10年后的今天,我再次受邀参加与丝路有关的艺术节——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这一次,我思考如何创造一部超越于形式上的丝绸之路,使之更能体现出丝路的精神层面及其艺术感染力,借此来呈现我在美学上对东西方艺术的感官认识的融合,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创与发展。
读特记者:“行”“意”“声”,这三个字如何理解?
沈伟: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很东方,海报都是用书法写出来的,英文翻译就是这三个字的拼音。
“行”指的是10年前的“旅程”、“一带一路”的“道路”,以及舞蹈“舞动”带来的运动感。
“意”有通于感悟、心愿、精神性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是对丝路的感官认识。
“声”是声音、音乐,本身这个字又有升华之感,放在结尾,也有以东方哲学探讨人文历史之意。《礼记·乐记》就写道,“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用身体写书法”让观众体会东方禅意
读特记者:你过往的代表作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以及《天梯》《声希》等等,会在新作中有所呼应和体现吗?
沈伟:我希望这部作品比《回》更写意一点,会有以前的成名作片段改编后穿插其中。比如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用身体写书法”的形式会贯穿,《声希》会在结尾出现,《天梯》也会在“行”的部分再现。
读特记者:作为“一带一路”音乐季的委约作品和闭幕演出,《行意声》在音乐方面会带给观众什么样的听觉体验?
沈伟:当晚的音乐是安静的,形式感和主题特别适合音乐季的闭幕式。比如一说丝路,我就会想到古琴,《阳光三叠》,能不能把“行”“意”“声”三个部分连接在一起?现在作品还在创作中,要等合成之后才知道合不合适。一个星期的时间比较紧张,观众在27号和29号看到的呈现可能不一样。
读特记者:目前《行意声》还在合排阶段,怎么描述它的风格?
沈伟:这部作品是用我的美学观来探讨人生的旅程、对世界的认识过程,比较写意、唯美,希望让繁忙的都市人安安静静地体会东方文化的禅意,通过艺术的感染力达到精神世界的沟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挖不完的宝藏
读特记者:你的每部舞蹈作品从舞蹈、绘画、声音、雕塑、剧场到影像等,都给人全方位的“通感体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沈伟:《行意声》中的视觉因素会比以前更强,我用三幅自己最近创作的比较有影响的画来解构三个部分,东西方文化互鉴,既写意又抽象。也有多媒体的呈现,加上舞蹈、行为艺术等,形成了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综合。
这部作品不单给热爱舞蹈的观众看,我相信所有热爱艺术的人都会有兴趣。它不是简单跳了一个《天鹅湖》,它讲的是“人性”。
读特记者:你的作品里有非常多元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表达方式又是很现代的,这和你的跨文化成长背景很有关系吧?
沈伟:我现在还是非常喜欢和热爱传统文化,它是挖不完的宝藏。我6岁就开始学书法、国画,9岁学戏曲,16岁才开始学西方绘画,后来20多年待在国外,东方文化对我影响非常大,我的审美的根还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太多的智慧和精髓值得我们去借鉴。后来我在国外待久了,又打开了眼界去了解西方的传统文化,从而通过个人的审美在作品里呈现中西方的融合。
读特记者:有些观众会觉得现代舞“看不懂”,你有什么建议呢?
沈伟:这个作品中国人一定看得懂。艺术不是告诉你黑或白的答案,而是一种感官上的沟通。比如你觉得一件衣服很美,美在哪里你可能说不上来,但不等于你不懂这种美。我们要用感官来体会美,像小孩子一样,看得高兴了、舒服了,自然会笑。
当然也要多看、多感受。观众如果对文学、美术、雕塑和传统文化等都很感兴趣,可能会觉得哪个片段特别像某件艺术品或者某段文字,这就是艺术。
在美国做艺术,永远有新人来打擂
读特记者:在国际舞蹈界,有两个华人艺术家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是你,一个是林怀民,你们对于东方文化的国际表达引人关注。有评论家认为,他更着重对于传统文化的“立”,而你更注重“破”。比如你已经跨越传统剧场的界限,在舞蹈中运用电影和现场投影、声音装置、静物画等元素,还在地铁、河边、街头做了一系列公共表演。
沈伟:不是“破”,是发展和创新。我和林怀民很熟,他比我大一点,文化背景也不大一样。他学文学的,以台湾为本体在做艺术;我本身学戏曲、绘画,后来才学的舞蹈,在国外待了20多年,确实使命和认同点会不大一样。
读特记者:2000年你在纽约创办“沈伟舞蹈艺术”并任艺术总监,现在你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沈伟:我过去20多年都在美国,这些年在巴黎也有工作,而且在中国的项目越来越多。在美国,“沈伟舞蹈艺术”专门做舞蹈,另外一个公司做歌剧、电影等。“沈伟舞蹈艺术”是非营利性机构,我们的作品主要参演各大国际艺术节,从没做过商业演出,现在有20多个演员,各国的都有,跟我工作最长的已经13年。拿《行意声》来说,不仅有舞蹈团的中外演员参与,还有许多位国际艺术家加盟。
在美国做艺术非常辛苦,你站在这里,永远会有新人来打擂。有时候我很羡慕内地的艺术家,有政府做后盾,大力支持文化艺术发展,真的太幸福了。一个城市的国际形象就是靠文化项目来提升的,一个艺术节庆、博物馆、剧院等特别多的城市,都是在国际上文化水准特别高的。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就是用了“一带一路”象征的“文化融合”主题,非常有意义,最终得益的是广大民众。这里很像纽约,外来人口多,精英云集,一群有上进心、创造力的年轻人成了城市主体。相信我们的演员到来以后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