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周-2018深圳设计周意大利馆开幕
20日上午,2018深圳设计周意大利馆举行开幕仪式。作为首次设立的主宾国,意大利馆设在设计互联|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二楼1400平方米的深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交流中心,整体采用装置艺术的形式,题为“从微观到宏观:意大利设计师在南中国”,展示意大利设计协会(IDA)与华南-都灵合作实验室(SCTCL)设计的项目和产品。深圳市副市长、设计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吴以环出席开幕仪式。
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Laura Egoli女士
开幕仪式上,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Laura Egoli女士回顾了自古以来意大利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往来。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丝绸之路上行进的商队,它们围成的圈子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的分享和交流的场所,意大利馆的设计以此为灵感,以网络的形式串联起12位身在南中国的意大利设计师对设计的独到理念。这种充满想象力与创意的设计策划,来自驻深圳意大利设计协会(IDA)与都灵理工大学 。Laura Egoli女士欢迎更多的市民在4月22日意大利日、4月28日NABA日来到展馆参观,她说:“意大利馆呈现的不仅是设计,更有意大利独有的生活方式。”
据悉,此次展览将从4月20日开放至5月4日。
意大利参展方代表:在城市发展中探索设计的价值
主宾国意大利驻华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毕乔安,都灵市市长特使M. Giusta,都灵理工大学中国关系校长特使Michele Bonino就意大利与深圳在设计、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等问题,接受了读特记者专访。
毕乔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成为设计关注的根本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毕乔安
众所周知,意大利的设计在各领域都位居领先地位,在家具、时尚、建筑、城市、工业产品等方面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设计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每年设计制造总额可达一千亿美元。毕乔安自信地说:“意大利不仅能做设计,意大利本身就是设计。”
此次意大利馆的主题为“从微观到宏观”,展出的12位身在深圳的意大利设计师作品,传达了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设计理念。“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要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中国在不断快速发展中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可持续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毕乔安认为,此次意大利馆展出的12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充分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面临挑战时,设计所体现出的应有价值。
都灵市市长特使M. Giusta:在文化交流中共叙都灵—深圳友好姐妹关系
都灵市市长特使M. Giusta
都灵与深圳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设计之都”,一直以来都是友好姐妹城市。都灵此次也深入参与到深圳设计周的策划展览环节。由驻深圳意大利设计协会设计,由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策展,共同完成了此次意大利馆的建造。
拥有众多设计院校的都灵是名副其实的设计师的摇篮。M. Giusta 说,“在都灵,有超过2000名中国留学生学习生活。每年春节这里都会举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留学生亲属和中国游客,都灵也成为了许多中国游客在意大利的必去之地。我们将在未来举办更多文化与经济活动,使都灵与深圳有更加深入密切的往来。”
都灵理工大学中国关系校长特使Michele Bonino:以网络串联设计作品,意大利馆以小见大
都灵理工大学中国关系校长特使Michele Bonino
走进意大利馆,观众在入口处的地板上会看见一副巨大的地图,如网络一般,串联起展览作品的设计理念。作为此次意大利馆的策展牵头人,都灵理工大学联合了所有身在深圳的意大利设计师,将城市设计、工业设计、日常生活用品设计等宏观与微观的设计,置于展馆内做以综合呈现。Michele Bonino说:“在这个场馆内,你会看见建筑、时尚、产品等设计,我们希望在意大利馆里将这些做以综合呈现。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在设计中以小见大,用简单的形式呈现复杂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观众能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以及他们对城市发展的思考。”
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