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有望创造超20万亿市场 清洁空气技术了解下

读特记者 李萍
2018-04-18 10:18
摘要

4月17日,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在京发布《2030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报告》。该报告以空气质量达标为约束,首次系统剖析了未来经济发展与重点行业市场机遇。

4月17日,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在京发布《2030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报告》。该报告以空气质量达标为约束,首次系统剖析了未来经济发展与重点行业市场机遇,并指出,2030年,我国清洁空气部分重点领域或将迎来逾20万亿的市场机遇,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空气技术需求市场。

自2013年“大气十条”发布以来的五年间,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突破进展,部分城市的PM2.5浓度降幅达到甚至超过30%,实现了部分西方国家一二十年才能达到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果,得到世界瞩目。随着“大气十条”目标的圆满实现,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新的阶段。打赢蓝天保卫战,在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已成为我国对世界的承诺。



此次报告是创蓝智库报告的第一期,由清洁空气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亚太展望环境发展咨询中心等机构协作完成。报告指出,随着大气治理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清洁空气市场将迎来巨大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30年,我国清洁空气部分重点领域或将迎来逾20万亿的市场机遇,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空气技术需求市场。

“我国巨大的清洁空气技术市场将吸引全球清洁技术企业的集聚。” 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秘书处主任解洪兴表示,“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清洁能源与污染防治技术,未来将走出中国,推动全球清洁化发展。”

报告以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实现空气质量达标为预期,建立了以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约束的经济发展模型。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将超过60%,煤炭占总能耗比重低于42%,清洁能源占总能耗比例达22%,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或超1500万辆。这些变化会带来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加速实现我国在巴黎协议中的承诺,推动全球低碳发展。

报告还剖析了清洁空气相关重点领域的市场发展机遇。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超14万亿,移动源排放控制将产生超过2万亿的市场,环境监测领域市场空间逾1300亿元,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将带来1.7万亿市场,此外,燃煤污染防治、工业源VOCs污染防治将分别产生逾1万亿和近8000亿的市场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毛显强教授指出,报告编制组建立了宏观环境-经济-能源(3E)模型开展模拟分析,综合考虑了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对国家环保政策法规的解读,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的近期和中长期影响等因素。这些基础研究工作,为此次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提供了宏观经济以及能源规模、结构、效率背景信息,保证了市场展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这个报告非常扎实,非常到位,非常有意义,符合当前国内发展的大趋势。国家对新能源车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和力度的支持,尤其是海南自贸区,第一个禁止燃油车的使用,通过整个全中国的各个行业的对于环保的推动的工作。”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郑甲兔说。

巨大的清洁空气市场需要大量优秀技术,发布会上还启动了创蓝奖的征集。“创蓝奖面向全球20个国家征集治霾优秀技术,以助力中国的蓝天保卫战。”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秘书长凌炫介绍,“今年联盟将举办第四届创蓝奖,本次增设了‘创蓝未来独角兽’评选,邀请初创企业和团队参评,帮助其实现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塑造更加清洁的未来。”

首届创蓝奖获奖企业代表之一深圳倚科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波表示,企业因为参与创蓝奖评选活动已获得了在深圳进行技术示范的机会。目前,倚科柴油添加剂已经在深圳开始了销售和推广。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