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苍劲的老榕树依偎着,茂盛的皂荚在冬日温暖的阳光里惬意地舒展着。这 3 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树因 80 年前的一个冬天而变得与众不同。那时,曾经有疲惫的身体倚靠过它,与它分享劫后余生的喜悦;它被烽火洗礼过,也曾目睹了南海之滨边陲小镇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们仍屹立在龙华区民治街道白石龙社区,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枝繁叶茂地生长着。
▲位于龙华区白石龙社区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在龙华区,白石龙社区是一个有着特殊标识的社区。人们曾用话剧《风雨白石龙》再现了这里发生过的一段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1941 年 12 月 25 日,香港被日军攻占。留困在香港的大批中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遭到日本侵略军的搜捕,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当即决定,由广东游击队护送茅盾、邹韬奋、戈宝权、于伶等 800 多名文化民主人士,冲破日军封锁线,从香港撤离后北上,为新中国文化建设保留力量。这场从 1942 年 1 月开始,历时近 200 天的大营救行动过程被完整地记录在了白石龙社区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里。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一角。
2005 年,抗战胜利 60 周年之际,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建成。几经修葺,目前纪念馆展览面积 826 平方米,有电子地图、LED 墙、沉浸式投影、弧幕影院、幻影成像、名人综合查询大屏、图文扫码下载平台等。纪念馆共设三个展厅,分别为一号、二号展厅和白石龙会议旧址。截至 2019 年 7 月,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展示文物 92 件组,历史照片 287 幅,场景 3 处,油画、国画、版画共 21 幅。
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的一角,一些复原遗址特别引人注目,包括公木坑兵工厂遗址、草寮招待所遗址以及丫髻山后方医务所遗址。它们向后人展示了当时被营救的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艰苦的生活场景。草寮招待所是当时为了保证文化名人的安全,在一行人到达白石龙村后的第二天,被转移到附近山上树林时,为他们搭建的。被转移到白石龙的文化名人,在这里居住的时间,最短的有 5 天,最长的达 4 个月。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执行馆长张紫歆介绍,随着大批文化名人被护送来,他们临时在这里居住、生活。军民携手,最后成功将所有文化名人安全转移至大后方,圆满完成任务,白石龙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再生之地"。
在纪念馆的墙壁上,书写着茅盾对此次大营救的评价,"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此次被营救的文化名人有何香凝、茅盾、乔冠华、钱俊瑞、林默涵、夏衍、袁水拍等。他们在新中国的文化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群平均年龄仅有 10 岁左右的小小讲解员到纪念馆上岗,利用空暇时间进行志愿服务,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团。他们的声音稚嫩但铿锵,娓娓讲述着这段惊醒动魄的历史,让白石龙的红色文化有了更为具象的载体。"民治街道白石龙社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白石龙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林乐茂介绍,培养小志愿者在纪念馆开展志愿讲解服务,是一次很好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小朋友和家长从参观者变成参与者、传播者,进而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产生良好的红色文化效应。
编辑 冯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