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掉了美颜滤镜,这部纪录片为平凡生活写志

澎湃新闻
2021-02-02 00:48
摘要

看纪录片《天时·戊戌志》的心情,像是在读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天气、景致、人物、动作,对话,都如同写大字儿一样慢悠悠地进入眼睛里,每个字儿落笔刚硬,生命气息扑面而来。

冬至。

半大孩子们,在竹林里找果子,薄雪上踩来踩去,捡到了手心窝里捧着,到凉凉的河水里涮涮,看着就甜。

老头子拔萝卜,嘟囔着萝卜冻了一半,于是砍了,冻的一半喂猪,好的一半交给老婆子炖肉,肉在锅里煮得咕噜噜,老婆子又添了把柴。

天还没亮,采购员来收笋,两边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家里的拿着硬币计算着,“赚不到钱啊……两个小孩子要学费的,零钱也是钱……”

立春了,从深井里取了番薯,买了鱼和肉,一家子请客吃饭,男人见女儿不在,估计她在闹脾气,于是尴尬喊道:“紫燕,猪肝吃不啦,我不烧了你就生气啦?快来吃饭吧!”

中途聊聊农事,一家子都挺乐呵,菜也丰盛。

看纪录片《天时·戊戌志》的心情,像是在读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天气、景致、人物、动作,对话,都如同写大字儿一样慢悠悠地进入眼睛里,每个字儿落笔刚硬,生命气息扑面而来。

需要给视听做更多排面的今天,这样的片子挺少见。它看似寡淡,一沓子豆腐帐,其实片中的每一幕都是中国人最接地气的活儿法:低头吃饭,夹菜喝汤,牵牛耕田……暗攥着一股子精气神儿。

和城市里日夜颠倒,喧嚣流动不同,森林,田野、山居,巷厝、就地生活的日子里,节气的更替,田舍的悲喜,城乡的枯荣,屋檐下的聚散,在空间上,人与大地更加贴近,在时间上,回归了自然,听命于自然。

全片没有旁白,只在关键处提醒着节气的到来,故事性也并不强,人物的对话根本够不成强有力的戏剧冲突,但你就是会被它吸引,感叹露往霜来,那些人,“我们”,原是这样度过了一年!

风土物产,家长里短,都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场景;比如每一集中,免不了的祭祖,各地的规矩虽然不同,祭拜的内容却极其相似。

大致是这样的:

“老太公老太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今天是2017年大年三十最后一天,请你吃水果、老酒、饺饼筒,来年管顾我们全部身体康健,多赚点钱,挣到上亿,现在上万都没用了,保佑我们多赚点……”

“多赚点钱回家”,朴素直白,这一幕让年根底下的你,想家。尤其在今年,更多原地过年的打工人,看到了或许会满满地感动吧。

纪录片《天时·戊戌志》以六个地点、十一组中国家庭的一年生活为观察切入口,在“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轴上,以近距离全纪实的拍摄手法,记录了最普通的中国人的一年。据说团队考察了20多个地方最终定下了这六个地方。

天台山

在天台山,山上长大的胡家姐弟,傍山吃山是生存之本,但年轻人渴望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成都

在成都,王成离开“巴适圈”,信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建立生态有机农场。家中的八亩地是王成独自完成生态农业理想的全部希望,在他看来,踏实活着,平淡守着,比什么都强。

洛阳

在洛阳老城,李家姐弟人到中年,由父亲操持的祖传膏药店亟待接班,一家老小嗷嗷待哺。父与子的代际传承,存与变的试探,路在何方?

泉州

在泉州,台魁巷的街坊邻里聚巷话家常,一条小巷看尽人间烟火。街坊邻居为孤身一人的老奶奶举办了一场葬礼。

盘锦

在盘锦,海明、海涛兄弟各有所向。哥哥海明认为,经常到各家做帮佣,小富即安,自洽得乐。弟弟海涛构建了自己的稻田蟹帝国,他门头的“海涛河蟹”是当地最亮的霓虹灯,一个月电费就要好几千。

江村

在江村,江村曾因人类学家费孝通的著作《江村经济》闻名于世,是20世纪初世界看中国社会的窗口。80年后,它与中国其他农村一样,面临着同一大趋势里的困境与机遇。

总导演吴琦解构片子的构思时说,“在《天时·戊戌志》观察点的空间布局上,设置的中点是洛阳,南至泉州,东至天台,西至成都。北边的点我们选择了很久。从西北走到东北,最后选择了辽宁的盘锦。盘锦在东北这块土地最南端,辽河的入海口。一方面,它够北;另一方面,它又不那么北。如果北至漠河,一年只有冬天和夏天,那么在表现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变化上,视觉景观会相对单调。”

据说《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是每个驻地拍摄组的必读书目。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作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判断,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主创们希望通过对生活中细微的表层现象的观察,去探讨其背后的经济模型、生活模型、人际交往模型等。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性的拍摄,让每个人看到自己的家族。哪怕以前忘了,也有动力回溯。总导演吴琦说,《天时》是浮华世界之外的“边城”。

片中,很多场景的确颇具文学性——

小姑娘好奇,问爷爷,这里的人怎么越来越少了?

爷爷没理,她继续问,你那个时候的人多吗?

爷爷望着窗外,现在是都往外跑了,我们那个时候,也是从别的地方跑过来的呀……聊到最后,小姑娘因家事伤了心,爷爷不知所措地劝慰;

小姑娘要爸爸开家长会,爸爸说我要收笋子,哪里有空去开家长会,小姑娘不理解,老师说了家长会都得去很重要,爸爸说,开家长会哪里有收笋子重要,你的学费都是从卖笋子里来,我去开一次家长会你成绩就好了?

小姑娘气不过背上书包走到田埂上去了。爸爸却和邻居们笑了起来。

这样的闲聊散落在片中,就像关掉了大美乡村的美颜滤镜,生活在其中,不管节气如何变更,都激荡着看似平静的岁月。

雷声隆隆,男孩子把竹林里挖来的野兰花种在三个搪瓷盆里,小心翼翼放到屋瓦上,叶支楞着,花已经开了,配着雷声,似乎要闻到雨后的泥土和花的香味儿了……

不知小男孩盯着这三盆花多久,我却看这个镜头出神很久,为真正的普通人平凡的生活写志,这其实是多么牛的一件事。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范锦桦 李怡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