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病,除了饮食控制以及服用降压药以外,好像没有办法可以根治。中医看来,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房,通过按摩身上的相关穴位,就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今天教给大家一个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对降压有奇效!
【拍打穴位降血压】
■穴位一:曲池穴
曲池穴位置:将手臂横过来,横纹尽处即是曲池穴。
源于视频截图
曲池穴位置处于地之上部,属于湿浊、滞重的地方,像山谷中雾气昭昭的小溪水,弯弯曲曲的隐秘之水,故而得名“曲池”。曲池穴可以治疗内里的风湿。
源于视频截图
什么叫内里的风湿?
我们人体的气体一共有三层,脏腑之气叫脏腑真气;肌肉和骨头之间的气叫营气;皮肤与肌肉之间的气叫卫气。
如果身体的营卫不足,就容易被外面的风湿、风寒等外邪侵袭,侵袭进来在皮肤和肌肉之间游走的时候,就是西医中称为风湿的病症,在中医里叫做痹症。
痹症有两种,一种是寒痹、冷痹,另一种叫做热痹。曲池穴可以调和营卫,预防和治疗痹症。
拍打按揉曲池穴就可以起到降逆、活络,缓解外感发热、咳嗽、气喘、湿疹、痤疮、手臂肿痛、半身不遂、白癜风等等病症。
■穴位二:太溪穴
太溪穴是足少阴原穴。
位置: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源于视频截图
“太”,大的意思,“溪”就是溪流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的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
太溪穴取名形容水流在此处汩汩而流,濡润人的身体。
太溪穴主要治疗的疾病有耳聋、耳鸣、失眠、健忘、消渴症(糖尿病),小便频数、腰酸、腿软、脊背疼痛等病症。
■穴位三: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
源于视频截图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可以治疗肝气郁结,肝气不舒,肋胁胀痛,心情不畅,郁郁寡欢,失眠多梦等疾病。
太冲穴在临床上大多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或者高血压所导致的头晕头痛等疾病。
■动作详解
做这一套功法的时候,依次按揉和拍打曲池、太溪、太冲,先左侧后右侧。建议先揉,揉完了再拍打,共计200下(可自行掌握揉和拍的数量)。坚持两个月就见功效。
只需要每天花几分钟,坚持做,就可以收获降压的神奇效果。赶紧试试吧!
编辑 贺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