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派|运用传播智慧推动城市发展——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社会服务的探索与经验
2021-01-29 15:18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杨 洸

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评估大学影响力和排名的重要考量。“社会服务贡献”被列为我国高校学科评估、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社会服务应是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并重的现代高等院校的使命和职责。因此,如何完善和更好地发挥这一指标的引领作用,激励更多高校和学者投身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应该成为高校加以重视、引导和促进的重要工作。一所大学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反映了大学开放灵活的办学理念、制度和思维,还体现出国家和城市的创新、包容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可以说,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可以看作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标志。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本硕博和博后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长期以来秉持“科研服务社会”的发展宗旨,始终践行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社会现实的发展理念,以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关切点,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纵观其社会快速转型发展中遇到的矛盾,看似是区域性问题,实则是中国整个社会转型发展中可能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去二十多年,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长期深耕本地,以深圳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现实问题为突破口,扎根深圳本土,连续开展了多年的社会服务性研究,探索深圳社会焦点问题的解决之道,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探索和范式。许多研究成果在深圳社会服务中取得显著成效,也被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和学习。

一、 “深圳市社情民意研究”十六载,推出多项“顶天立地”的社会成果

2004年,深圳市政府为了及时获取、收集和掌握社情民意,设立“深圳市社情民意研究”项目。该项目邀请了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市公安局及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等8家单位,依据各单位自身学科特点、擅长领域开展科学的社情民意研究,期望可以在深圳市政府各项政策出台前充分了解深圳居民需求、出台后能够及时反馈民意数据,在不同阶段可以及时指出深圳居民最关心的各项问题,从而帮助深圳市政府科学地制定相关政策,及时调整政策导向,以引导社会健康发展。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王晓华教授团队以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为基础,设计了“沉默的大多数市民意见”的研究项目,对深圳社情民意展开科学系统规范的调研。该项目基于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创建的“电脑辅助电话调查”实验室平台,每周针对深圳市400位常住人口进行不同主题的“社情民意调查”。该项目每周五确定主题,周六进行调查,隔日的周一即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舆情分析”会议上报告本周的调查结果。该项目的研究计划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赞赏与肯定,并于2004年立项给予经费支持。

该项目在切实帮助政府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在2004—2016年的14年间,项目组每周均会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完成一个主题社情民意调研,总计完成了482期专题社情民意研究报告,全部被深圳市委宣传部采纳,成为深圳市委了解民情民意、督促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抓手。每期研究主题涉及的政府部门主要领导都会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社情民意调查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及时主动化解了深圳社会快速转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推动了政府部门工作的改善。2017年起,该项目进行了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型:用数据挖掘的方式为深圳市委网信办完成每日6篇的网络舆情分析,并提交至中宣部和中央网信办。2017年,中宣部和中央网信办共采纳31条舆情分析;2018年,两部门共采纳66条舆情分析;2019年1—5月,两部门已采纳52条舆情分析。这一项目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智慧支持,多次受到深圳市委宣传部的表扬,开创了政府与高校连续16年的合作记录。目前,该项目仍在持续推进中,研究成果也不断开拓深度。2018年,在此项目基础上,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与深圳市舆情研究中心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双方在每季度共同整理编辑出版《舆情研究》杂志。这一举措拓展了舆情研究的范畴,同时该杂志也成为深圳市委五套班子、深圳市政府各部门领导了解舆情民意的重要路径。

与此同时,借助这一“社情民意”调查项目,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也将相关课程教学、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及居民第一手数据资料收集等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结合,反哺学术成果的产出。2005年下半年,项目组参照国际社会科学经典研究的经验,在应用研究中注入理论探索和纵向连续研究的元素,在每周的电话调查问题中植入了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媒体接触”与“公众关注”这一组理论研究的指标。这项根植于社会服务研究的“理论验证主题”项目坚持了整整12年。项目组每周获取相关调查资料,翔实记录了12年传媒巨变过程中深圳居民媒体使用行为及对他们认知的影响。同时,这些具有连续12年、多个主题的一手资料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源泉。据统计,该项目已经孵化出4篇顶级学术期刊成果、1部学术专著、5篇硕士学位论文,目前累计收集13万人的调查资源库仍在不断扩充中。

该项目还体现了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项目组与时俱进,每年均会与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和进一步完善、修订项目设计,使项目研究主题能够真正抓住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基于此,项目组不断吸纳新成员,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前沿技术、方法及时应用到研究中。这一项目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提高了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青年教师的研究水平,同时也在实践中锻炼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二、科学的评估设计,成为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健康发展的利剑

深圳市政府为资助深圳市文化事业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设立“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均有3—5亿的规模。如何促进“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使用更加规范,从而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是基金科学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从2005年起,基金办就邀请学界介入基金绩效评估工作,全面提升基金使用的效率和规范性。但是由于基金项目的复杂性,没有哪个学科真正研究这个问题,需要交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2007年,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王晓华教授团队应邀介入“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绩效评估”工作。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情况下,王晓华教授带领团队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进入该项基金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全面了解基金管理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团队深入各类典型项目,研究项目运作的规律、不同申报主体的项目管理特点等方面内容,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功经验,最后设计出了“组合式评估模型”。基于此,2007年,深圳市政府设立“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绩效评估”项目。

依据此模型,项目组协助基金管理办公室修订了科学的基金管理办法,将“绩效评估”作为基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嵌入到基金的管理中,从2009年度资助项目起开展嵌入式评估。模型采用菜单式组合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组合出不同结构的模型,而最终评估结果,又能保证在同一个平台上科学公正地呈现根据每个维度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收集一手资料的方法;在项目实施组织架构方面设计了“校—企—政”一体化的创新型组织架构,深圳大学项目组处于中枢位置。

基金项目形态极其复杂,项目组研究开发的评估模型涵盖了主管部门评估、财务评估、公众评估和专家评估等方面,其中财务评估和实施现场评估需要专业财务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配合。因此,该项目组成员除深圳大学研究团队和项目管理运行团队外,还积极整合了其他专业公司进入评估组,共同完成评估工作。深圳大学项目管理团队将“分”与“合”进行有机结合,并嵌入在基金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实保证了基金资助项目申请、审批责任机制及经费使用规范运行。事实证明,该模型极具科学行和实用性,得到了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提高了基金日常管理水平,同时也使得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管理模式探索项目获得了国务院文化部特等奖的荣誉。

目前,宣传文化基金资助项目已经成功运行了11年,在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具体体现为:第一,以深圳大学研究团队设计和推动的举措为核心,成功探索出“校—企—政”三种机构联合工作模式;第二,为硕士生培养提供丰富的校外实践、科研主题以及就业机会。据统计,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共有8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助理在该项目中进行了一年以上的实践锻炼。其中有6位研究生,在实践锻炼中获取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一手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多位研究生经过项目实践的锻炼在毕业后直接被甲方录用;第三,有效促进了深圳大学多学科对基金资助精神的理解,基于对基金资助方向、内涵的理解,本项目组在运行过程中,与校内社科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加深对专项基金的理解。项目组出色的表现也让基金管理部门十分认可深圳大学学者务实敬业的作风和专业能力;第四,兼具科学性和公正性的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及项目承接单位的一致认可。目前,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已经成为评价项目申请单位能否继续得到基金资助的重要依据。

三、深耕城市肌理,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文明城市”是我国城市管理的最高荣誉,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统领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环节。2004年国家启动“文明城市评选”后,深圳市委高度重视,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王晓华教授应邀参与到了深圳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先期研究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梳理了当时深圳城市文明建设现状,针对性地找出了所有按照国家标准达不到文明城市要求的各项具体指标。基于此,深圳市政府各部门一一进行了有效整改。在2005年全国第一次文明城市评选中,深圳与其他8个城市一起获得了首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经过5年的建设,2009年1月,经国家文明委复查,深圳以良好的成绩继续保持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之后,为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国家文明委会针对文明城市每年进行一次滚动式匿名复检。各城市如何在管理中切实将城市文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中成为政府面临的最大难题。而当时深圳处于城市一体化过渡阶段,如何在短时间内消除深圳市各地区之间文明城市建设差异,成为深圳市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除必要的城市建设硬件投入外,软性的城市管理文明和市民文明行为引领更为重要。

应深圳市委邀请,王晓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承接了“研究和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常态化”的课题。该团队扎根深圳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设计提出“深圳市公共文明测评体系”。该体系经由深圳市委组织的包括中港澳社会学家、传播学家及统计专家在内的9人专家组评审,于2010年向深圳市委常委会做执行方案研究结果汇报并通过。根据审议通过的《深圳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执行方案》,王晓华教授组建“学界+业界”的联合项目组,全方位开展对深圳市公共文明建设情况的动态评估。

该项目每季度均针对深圳市10个区和24个行业开展测评工作。项目组每季度出具一期测评报告,该报告通常在由市长主持的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向所有相关政府部门领导报告,直接公布各部门的测评排名,指出存在问题严重、亟须整改的部门。同时,测评报告也会在深圳特区报、深圳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以上措施均有力推动了政府各部门对城市文明创建的认识和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深圳城市环境和市民素质等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政府部门也充分认识到了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抓手、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一项目已稳步推进十年,始终站在城市文明建设研究的前沿,与深圳市委宣传部密切合作,形成了“研究—测评—推动政府工作—测评”的良性循环,有力促进了深圳市城市文明建设,在深圳各区及政府主要部门形成了广泛的影响。2019年,根据国家文明委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该测评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升级。全新的测评工作正在稳步展开,已经成为深圳市委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

该项目特点和成果体现如下:第一,坚守宗旨,指标鲜明。多年来,项目组深切把握项目内涵,并用专业的科学知识将其演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直观的、量化的测评体系,通过可视的、鲜明的量化指标,引导深圳市政府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项目组受到了各方的尊重和敬佩,让政府相关部门看到了深圳大学学者的良好素养;第二,影响辐射力度大。该项目促进了深圳市政府部门积极改善工作。如深圳市城管局、交通运输委等部门在项目组的帮助下,建立起各部门测评体系,进行专项整改;第三,与时俱进,创新方法。项目组成员不断研究社会文明发展的评估体系和方法,对深圳市公共文明测评体系和测评方法进行了持续完善。随着技术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创新,项目组联合国内外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AI辅助下的数据处理和研究报告撰写”系统,使得每季度需提交的12份研究报告(5万字)在一周内即可完成,极大提高了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项目服务社会的能力;第四,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该项目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本科生课程教学、硕士生项目研究和论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训练机会。过去10年间,报告撰写由项目组老师带领本院7名研究生组成的写作团队承担,极大地训练了研究生的写作能力。

四、社会服务的延伸和展望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同时,社会服务成果反过来也反哺学院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长期持续,坚持不懈,形成了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成果显著。除此之外,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教师还将社会服务的空间延伸到省外城市和社区,与其他城市政府部门合作,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2019年7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师团队在贵州毕节扶贫办支持下开始推进的“大数据下的贵州扶贫”项目,是将专业知识和计算传播学方法应用到贫困地区,进行精准扶贫的有效探索。再有,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重点打造的《亲爱的红军》舞台演讲剧,由学院师生共同完成编剧、导演、表演和活动策划等全部工作,于2019年4月开始在全国各高校和深圳本地各社区进行公演,目前已经完成12场,观剧人数超过5000人次,是引领人们重温红色文化、红军精神,鼓舞人心、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一次极好地展示。

总而言之,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以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方式积极影响着社会,在通达民意、社会发展、人民健康和解决贫困等带有区域性和国家意义的领域开展研究、收集数据、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延伸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增进了深圳大学及其传播学院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作者杨洸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实习编辑 苏心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