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担当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先锋,建设高质量"美丽大鹏"

​读特记者 张连城
2018-04-05 07:41
摘要

担当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先锋。

“大鹏新区将牢记重托,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努力在新时代干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4日,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鹏新区建设发展的总纲,是建设高质量“美丽大鹏”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新区将结合发展实际,一条一条认真研究、一件一件抓好贯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谋划推动建设高质量“美丽大鹏”,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亮丽的名片,在新起点上开创“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局面。

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新区将继续担当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今年将重点深化生态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建立海洋和渔业环境监测体系,探索建立海岸线管理“湾长制”、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和学习型自然生态旅游模式,力争今年PM2.5均值控制在23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8%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同时全面推进旅游业改革创新,探索在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旅游投诉处理机制、旅游产业发展引导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着力打造体现大鹏特色的生物、旅游、海洋等高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果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加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大鹏所城活化利用等项目取得突破,打造“国际户外运动天堂”和“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带”;前瞻谋划“向海发展”,实施“海洋强区”战略,重点培育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游艇帆船等高端临海产业;加快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启动区的产业先导区建设,全力打造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

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跳出大鹏谋大鹏,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广深港科技走廊”建设三大机遇,推动深港惠海洋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区建设;加快引进海洋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的落户,集聚海洋资源开发高端要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推动国际生物谷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大面向全球招商力度,推动新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方面,以更实举措着力抓好兜底民生,健全就业帮扶、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等体系,推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整合试点改革,加快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医疗改革,高质量发展教育卫生事业,补齐补优民生短板;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水平,探索基层治理体系“1+N”纵深发展模式,不断巩固社会“多元共治”架构,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型城市基层治理格局,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张连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