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预期中美贸易战的政策应对,A股近期股指结构严重分化,中小创大幅反弹,而大盘蓝筹股指下跌。受A股蓝筹下跌的影响,港股略有下行。4月份股市将如何演绎,后市投资如何把握?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2日分析称,2018年权益与商品市场经历过山车行情,是风险资产上涨后期的典型特征,国外基本面是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之间的打架,而国内基本面是基本面与金融监管、货币条件的协调问题。目前多空因素都在拉锯,趋势性的上涨或下跌可能性都不大,大概率维持震荡。而最近的中美贸易战或也成为1-2月的主导性事件,该事件的不确定性影响可能延续到4月中下旬,双方达成协商之后方可清晰,而在此之前市场或维持震荡。
魏凤春认为,具体来看,A股方面,中美贸易争端是短期的压制因素,对长期基本面的影响有限。市场之前因预期贸易战举措而作出结构性反应,有非理性的可能,短期宏观需求企稳或触发市场预期调整。维持A股超配的建议,建议投资者配置以金融、消费与科技成长为基础,另外还可适当布局周期板块的交易型机会。
他表示,港股受中美股市调整拖累,短期仍难以走出震荡。但考虑估值等安全边际,以及国内经济与政策趋稳,中美贸易争端有缓和协商的可能,港股若再有下跌,或将是较好的加仓时机。从结构看,估值较低的恒生国企指数、恒生中小型股指将相对占优。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