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60多家院校、1150多家企业来东莞都是为这9万个岗位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8-03-29 16:14
摘要

今天,全国260多家院校和职校来东莞啦!

3月29日,东莞市(第九届)校企合作洽谈会在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260多家院校、东莞市150多家“倍增计划”企业、对口帮扶地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现场设展,1150多家重点企业入场参会,提供近9万个技术、技能、研发、管理岗位需求。

本次洽谈会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洽谈会还没开始,许多求职者就已到场排队。

精心选院校,向企业推荐各行业优秀专业人才

记者从组办方获悉,今年参会院校遍布全国15个省,主要来自广东、江西、湖南、湖北等省,还有来自新疆、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较远省份。参会院校中,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有212家,占参会院校总数的79.4%,如,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等。

参会企业按行业划分,数量最多的为电子信息制造业,有232家,其次为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有193家。岗位需求较多的专业主要有机械一体化、自动化、计算机等。

活动具体承办方的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校企对接效率,增强校企合作实效,在参会院校和企业的选择上,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在前期做了精心的筛选和安排。如甘肃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提供了药物制剂、中医学等相关专业,与报名参会的东莞康华医院有限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提供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等专业,高度吻合我市企业实际人才需求。

据初步统计,校企双方现场达成协议2146份,参会学校计划向洽谈企业输送毕业生5.8万人。如东莞市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与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签约,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达成协议,重点培养陶瓷工艺美术等专业人才;湖南商学院与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签约国贸、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东莞市铭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理工学院和湖南工业大学,针对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签约。

通过洽谈会,东莞每年引进4万名技能型人才

据了解,东莞市校企合作洽谈会,始于10年前。2008年,东莞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逐步走上拓内销、创品牌、强研发等转型路径。尤其当东莞制造业企业坚挺地走上转型升级之路时,东莞人力资源供给能否满足企业转型升级之需,成为摆在东莞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就在这时,东莞人力资源部门审时度势,迅速将目光投向全国技工和职业院校,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为校企合作培养,引进技能型人才打通了最后一公里。2010年,东莞市(首届)校企合作洽谈会应运而生。

首届洽谈会,有258家省内外院校参会。活动共吸引821家有一定规模,有技工类岗位需求,且有校企合作意愿的莞企前来洽谈,场面火爆。据会后抽样统计,通过本次洽谈会,参会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实习(见习)基地698个,建立定向式(订单式)培训1540宗;企业与学校间签订长期合作协议1041份;参会学校计划当年向洽谈企业输送毕业生4.1万人。

从2010年起,东莞市校企合作洽谈会已成功开展了九届。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华南乃至全国校企合作的典范。据统计,东莞通过校企合作洽谈会这个平台,每年均引进约4万名技能型人才,为东莞深化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了企业、院校、学生的三方共赢。

连续9年,东莞高规格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是东莞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一项创新举措;也为东莞开展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一条新的渠道。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表示,未来,东莞要深化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增创人力资源新优势,而培养和引进一大批符合东莞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