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音乐季原创品牌又来 《敦煌回响》世界首演
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2018-03-27 16:38

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上最受欢迎的音乐会之一——“梅兰竹菊”国乐专场,今年全新升级后又将登陆深圳舞台。3月30、31日,“梅兰竹菊”国乐专场将分别在宝安海雅大剧院、深圳音乐厅连演两场,再次刮起“最炫民族风”。

笛子-戴亚

为此,读特记者采访了音乐会策划人、出品人李劭晟。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国乐专场汇聚了竹笛演奏家戴亚、李乐,二胡演奏家宋飞、黄晓晴,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宋心馨,唢呐演奏家张倩渊,以“名师带高徒”的阵容彰显民族音乐的代代相传。著名作曲家周龙为音乐季委约创作的《敦煌回响》,也将在音乐会上世界首演。

三位名师都是民乐领军人物

去年的“梅兰竹菊”国乐专场,汇聚了六位大名鼎鼎的民乐演奏名家——李祥霆、宋飞、张强、石海彬、袁非凡、苏畅,以及六种极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古琴、二胡、古筝、笛子、唢呐、琵琶,在“一带一路”音乐季上掀起“最炫民族风”,演出一票难求。李劭晟说,作为“一带一路”音乐季推出的原创项目,“梅兰竹菊”国乐专场意在紧扣“一带一路”主题、弘扬民族音乐艺术。

“著名作曲家王洛宾曾经说,丝绸之路是用音乐铺成的,在这条古道上,可以听到最美的音乐。”李劭晟说,如今中国常见的民族乐器,有不少都是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如流传于波斯、阿拉伯的唢呐,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的琵琶,从西域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胡琴等等,这些乐器传入中原,又被中原文化影响而再造重生,极大地丰富了古今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库。

笛子-李乐9125

今年,“梅兰竹菊”创新地采取了“名师带高徒”的阵容。“戴亚、宋飞、王中山(参演31日演出),分别是目前中国笛子、二胡、古筝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分别带着自己的高徒前来,让观众了解民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民乐是非常讲究传承的,一种乐器里会有各种流派。名师们通过口口相传、手手相传,从而让演奏一代又一代地保持风格。这次的国乐专场,最能凸显传承和创新的力量。”

四位高徒全是“金钟奖”得主

说到这次亮相的四位高徒,个个都大有来头。“李乐、黄晓晴、宋心馨、张倩渊,都是近年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得主,而且现在都在各大高校任职。金钟奖是中国音乐界综合性专业大奖,是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并列的国家级艺术大奖。可以说,这些新生代昭示着中国民乐的现在和未来。”

李劭晟说,这次唢呐演奏家刘英因档期问题无法前来,派出了自己的一位优秀学生——人气极旺的青年美女唢呐演奏家张倩渊,她目前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去年“一带一路”音乐季的开幕式上,张倩渊的《百鸟朝凤》就震撼了中外嘉宾。今年,这首中国传统的唢呐曲目将作为开场第一曲。

二胡黄晓晴

此外,竹笛演奏家李乐是天津音乐学院竹笛教师。黄晓晴和宋心馨都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

二胡宋飞

《敦煌回响》世界首演

说到曲目,音乐会除了有唢呐曲《百鸟朝凤》等较为经典的传统曲目之外,绝大部分突出一个“新”字,即多为新生代作品或新创作作品。唢呐随想曲《敦煌魂》创作于2004年;西域风情现代笛乐作品《胡旋舞》演奏技巧难度极大,无论是创作于2007年的长笛协奏曲后被移植的唐代笛子独奏曲《胡旋舞》;古筝曲灵感源自宋代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专著《林泉高致集》,由叶小纲创作于2001年;二胡独奏曲《二胡随想曲第五号——纳西》含有西方现代音乐元素;二胡曲《火——彩衣姑娘》以佛禅故事为主要创作题材……这些具有跨界与穿越性新的作品都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成功探索。

唢呐-张倩渊

其中最受瞩目的曲目莫过于著名华裔作曲家周龙为“一带一路”音乐季量身打造的《敦煌回响》。周龙曾以歌剧《白蛇传》获得美国普利策音乐奖,此次的《敦煌回响》是为笛子、唢呐、二胡、古筝及打击乐而作,应音乐季委约,受到了中国西部敦煌古镇莫高窟艺术的启发。“这个地区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之一是民间流传的民歌“花儿”,以及多民族的民间音乐。除了这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外,《敦煌琵琶谱》的音乐素材以及敦煌石窟的壁画展现出许多音乐和舞蹈表演场景,包括表演者的姿态和使用的乐器,都是这部作品的灵感源泉。”李劭晟介绍。

见习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