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领衔!港中大(深圳)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成立

读特记者 韩文嘉 通讯员 马明霞 文/图
2018-03-22 18:31
摘要

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三个由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研究院(切哈诺沃精准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及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并拥有不同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

22日,由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Prof. Aaron Ciechanover)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港中大(深圳)组建的第三个由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院。副市长高自民参加仪式。

阿龙·切哈诺沃教授是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杰出研究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荣誉外籍院士,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10月17日,切哈诺沃教授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

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主要关注以下两个研究领域:癌症和传染性疾病诊治的精准医疗,以及干细胞疗法治疗中风、帕金森、阿茨海默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再生医学。精准医疗作为热门的医学前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融合了医疗、制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诸多研究领域。再生医疗则是医学研究、发展以及商业化的重要领域。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将牢牢把握影响人类健康与高科技发展的重大机遇,利用现有技术优势与世界知名科学家的国际影响力,在短期内发展成为该领域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借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计算生物研究院等其他研究平台,研究院将通过与深圳市内多家公司紧密合作进行技术转化和商业化运作,为深圳在发展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和健康产业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也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切哈诺沃教授在成立仪式上表示,精准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具备天时与地利的优势:就地利而言,港中大(深圳)尽管是一所新学校,却传承着拥有高质量研究和创新资源的香港中文大学的深厚积淀,同时结合了全世界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深圳的浓厚创新氛围,这将有利于研究院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不断发展;天时之利则表现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将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视作发展的重中之重,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切哈诺沃教授还对研究院的发展寄予厚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敞开怀抱迎接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者来到这里工作、交流,在生物医药领域搭建起的各个平台将引领深圳以及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科研进程。我们将会在港中大(深圳)整合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大数据、计算机科学等等学科资源,培养出懂得合理运用资源、有团队协作精神的跨学科研究型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2014年3月正式设立以来,面向全球引进了一批知名教授和专家,组建了一批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教育和科研能力发展迅速。在谈及为何能频频吸引诺奖得主落户时,徐扬生校长表示,大学的第一个优势是位于深圳,深圳是充满活力的、充满创新氛围的城市,在生物医学方面和IT方面也走在世界前沿;其次是大学的国际化特色吸引了很多国际教授、国际学生,从而为国际的科学家前来进行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三个由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研究院(切哈诺沃精准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及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并拥有不同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在具体项目、研究目标、研究人员、技术和设备方面,三者之间既不重合又能互补。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着重于临床医学新型诊断技术与治疗模式的研发和应用(尤其是癌症、神经系统失调及传染性疾病)。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与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为其研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三所研究院将紧密合作,更好地涵盖生物医学前沿的研究领域,从而产生协同效应,通过集体创新形成巨大“航母”,探索中国的高校科研创新的新路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将为生物、化学、医学以及药物科学技术创新的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深圳成为享誉世界的创新城市。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通讯员 马明霞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