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6(2018)》(《法治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并指出,2017年各地方各部门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全流程公开;发挥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作用;全面扩大公众参与,使社会大众全面深入参与到政府治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公布的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结果显示,广东省政府透明度指数位居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排名第5,深圳市政府透明度指数排名“跻身”49家较大的市政府的前十名。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治国情室主任吕艳滨教授介绍说,此次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价对象包括2017年的评估对象包括54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100家县级政府。针对国务院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一级指标包括决策公开、管理服务公开、执行和结果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
评估结果显示,国务院部门排在前列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文化部、教育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局。
省级政府排在前列的有:贵州省、四川省、北京市、云南省、广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山东省、上海市、湖北省。
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结果
较大的市排在前列的有:合肥、苏州、广州、成都、郑州、宁波、银川、青岛、淄博、深圳。
较大的市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结果
县级政府排在前列的有:上海市普陀区、安徽省宁国市、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安徽省灵璧县、江苏省如皋市。
2017年是全面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第二年,评估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显著,上级部门加强业务指导成效明显,重大决策预公开水平明显提升,行政审批结果公开精细化,部分行政执法公开程度较高,部分领域的执行和结果公开相对规范,部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较好,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总体较好。
不过,蓝皮书也指出,政务公开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并仍需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政府透明度:树立对政务公开的正确认识,以大公开理念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理顺公开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以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为契机,注重总结和推广经验;注重处理好公开与不公开的关系;加强政府网站的信息化建设。
另外,81家法院的司法透明度排名中,深圳中院位居第17位。
见习编辑 黄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