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上午9点多,十几位市民来到盐田区梅沙街道综治中心门口请求调解。因来访人数较多,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信访接待人员首先第一时间对来访人员进行劝导,宣传防疫有关政策规定,请其保持安全距离,遵守聚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并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经了解,2021年01月18日晚23时左右,深圳市某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员工马某(女、59岁)在公司员工宿舍猝死,经医院急救120医务人员和法医到场确认本人已经死亡。根据《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显示,马某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现马某家属认为公司没有及时救治要求赔偿10万元。
梅沙街道负责人高度重视要求务必处理好此事,做好疫情防疫安全,安抚好亲属,协调双方到街道会议室进行调解。梅沙街道综治办负责人接访双方,要求诉求方保持理性合理合法表达诉求,疫情期间一定遵守管控规定。公司代表表示马某家属提出的金额过高,不能接受,而且双方有合同约定,根据双方签定的《雇佣合同》第五部分第三款,若员工因自身疾病死亡所产生的费用由员工自行承担,最多出于社会责任和人道主义给马某家属人道主义援助金人民币1万元。
马某家属情绪激动,称受到侮辱,要采取过激行为维权。调解员立即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对于工伤认定、赔偿标准和人道援助给马某家属解答,并从调解和诉讼两个角度为其分析相关结果,也向其明确防疫期间非法上访是违法行为。马某家属接受了调解建议,表示会合理合法表达诉求。
梅沙街道法律顾问给公司指出在《雇佣合同》中约定这个条款,存在规避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可能属于无效条款,不能按照这个条款来免责。经协调公司代表示愿意提高到援助金3万元。家属要求给予8万元的补偿,双方差距过大,家属称等待金鑫环境答复,没有结果就不离开街道调解室。
调解员积极主动协调双方,要求公司为马某家属解决餐饮及住宿问题,同时建议代表以换位思考让公司领导为逝者考虑酌情增加援助金。通过讲解法律法规,结合相关案例的方式,对马某家属适时进行合理诉求的引导。调解员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逐渐赢得马某家属信任,专业细致的解答也为最后调解成功夯实了基础。
经两天两夜努力,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了三次调解。双方当事人经过反复权衡利弊,终于在20日晚6点半左右,双方就马某的死亡人道主义救援金额达成一致,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公司一次性补偿马某家属人道主义救援金伍万叁千元。
在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战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司法行政基层一线的人民调解员们,他们是“调解员”,也是“战斗员”,接到矛盾纠纷调解申请时,义无反顾奔向矛盾纠纷调解现场,以情以理以法定分止争、化干戈为玉帛,以实际行动为双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 伍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