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表示:对投诉中的违规行为和网络黑产零容忍
据腾讯方面称,春节以来,腾讯安全服务平台接到的用户关于购票诈骗、假红包相关的投诉量迅速上升。而最近,平台收到不少来自诈骗账号要求解封的“不合理投诉”。
据悉,2017年全年内,腾讯的多渠道服务总量超40亿,相当于为全中国每人服务3次,其中上述不合理投诉占比超过一半。对于投诉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网络黑产,腾讯表示,采取“零容忍”态度。
三类主要投诉占比总和超五成
从业务范围上看,腾讯公司产品遍布社交、游戏、金融、支付、安全等各个领域,超过10亿用户遍布各地。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用户服务压力——2017年全年,腾讯公司的多渠道服务总量超40亿,相当于在一年内为全中国每人服务3次。
其中,用户投诉量排名前三的是:支付基础功能类(零钱提现、实名认证、忘记支付密码等)、游戏封号类(由于违规使用外挂导致),以及社交账号封停类(含密码找回)。三者分别占比总和超过五成。
在科技能力的支撑下,腾讯一直通过AI智能客服、举报小程序、多渠道导流等方式解决海量用户服务诉求。除了传统的电话客服以外,腾讯针对不同类型产品的不同问题,提供多种短路径的服务方式。
一方面,腾讯在各个产品使用场景中配置投诉服务入口,用户可以快速地找到客服入口;另一方面,移动端用户还可以通过产品APP接入“腾讯客服”公众号和小程序。如找回密码等问题,就可以通过公众号的FAQ和AI功能解决问题。在这其中,用户自主解决率达85%。一旦当问题较复杂,或者需要人工介入解决时,客服人员就会通过QQ与用户进行即时沟通。
99.99%违规“异常投诉”不予解封
2月5日,刘先生来到腾讯客服中心要求解封账号。他的社交账号在2017年3月被腾讯封停,这已经是他第3次上门投诉了,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经过核查,客服人员发现该账号的封停原因,是“发布游戏外挂出售信息”,被用户举报涉“交易诈骗”并得以核实。
当得知“因账号涉违规行为”不予解封后,刘先生先后通过网络发帖、向监督机构反复投诉26次等方式,试图通过监管和舆论两方面施压,得到账号的解封。在腾讯客服人员看来,这类型的“异常投诉”几乎是很“常见”的事。
据深圳市消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全年,深圳市消委会共收到腾讯相关投诉16925单,其中,封号类投诉占比总量高达54%。
腾讯方面表示,在这部分投诉中,因存在涉嫌欺诈、发布黄赌毒等不良信息、使用外挂等违规行为的情况占比达80%。腾讯对网络黑产一直采取“零容忍”态度,经过复核,其中的99.99%违规账号腾讯没有予以解封。
联合各方共同打击网络违法违规
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倍增。为了更好地采用新科技来对抗新犯罪、保护用户利益,腾讯安全服务团队于近期推出了“腾讯安全服务平台(110.qq.com)”和“腾讯举报受理中心”小程序。
在平台上点击“我要举报”,提交相关证据信息进行举报。客服人员会在72小时内完成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用户。此外,平台还提供社交帐号冻结、解冻、找密等功能。
自去年12月上线以来,通过该小程序进行打击的违法违规帐号累积超过40万个。此外,举报中发现团伙违法诈骗行为也将向公安部门输送线索,协助各地警方进行线下打击。目前5个案例跟进中,3个已线下打击。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