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代表团:改革应由“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转变

读特特派记者 杨丽萍 李舒瑜 甘霖 秦小艳
2018-03-15 08:07
摘要

1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代表们认为,改革方案涉及范围之广、调整程度之深,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刀阔斧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深谋远虑的改革智慧。

1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代表们认为,改革方案涉及范围之广、调整程度之深,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刀阔斧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深谋远虑的改革智慧。代表们同时也建议,改革要避免只是机构、职能、人员的撤、并、转,而是要切实实现职能的整合、人员的融合,真正实现由“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转变。

改革的重大影响将随时间推移不断释放

全国人大代表、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世平认为这次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药监总局等机构的职责被整合进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经依靠行政审批‘过滤’不合格企业的老办法,在商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后,市场监管已经呈现出通过提供信息公示、反垄断等服务,来护航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面貌。同时,此次机构改革也优化了企业创新引擎,不仅重组了科学技术部,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还重组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让企业这一创新主体更有干劲。”李世平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黄汉标也表示,此次改革充分把握了新时代的发展脉搏。不仅立足当前,更放眼未来,聚焦问题,顺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其重大积极影响将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释放。

允许地方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

对改革中会遇到的问题,代表们也纷纷支招。全国人大代表、揭阳市市长叶牛平说,自己参与过几轮的机构改革,机构改革主要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上下协同和务实高效的关系。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应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除中央有明确规定外,允许地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避免“一刀切”。二是要切实推动机构改革由“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转变。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职能、人员的撤、并、转,而是要通过“三定”方案的具体化、精细化,切实实现职能整合、人员融合。三是解决职能综合和管理进一步专业化的问题。这次机构改革,部门职能更加综合,行政能力更加需要专业化,应把人才培养和能力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政协副主席李秉记认为,本次改革虽然明确“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但在执行中还需进一步明确界定部门职能。同时,还要加快地方机构改革步伐,地方机构作为政策执行落地的地方责任单位,需与国务院机构改革同步,以保证各项职能在各地顺畅对接,以及相关政策得到很好落地与执行。

强化法治手段推进改革

“制定一个好的机构改革方案不容易,贯彻落实好方案更不容易。无论是机构整合,还是职能转变,由于涉及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调整,涉及管理方式、行为方式的转变,涉及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的发育成熟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落实起来会存在不少困难。”李世平代表建议,为确保方案落实到位,要加强对实施方案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加强对改革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强化法治手段推进改革。

李秉记代表也建议,要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间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配套工作。他表示,这次的改革方案对部门职能职责调整幅度较大,需要加快相关配套法律、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工作,为了确保顺利过渡,全国人大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指引文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既是此次机构改革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是改革对象。黄汉标代表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我省机构改革任务一项一项落实到位。“我们将主动会同省委组织部、省编办,认真抓好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制定,抓好’三定’工作,抓好人员定岗分流和社保关系衔接,抓好政策宣传引导,并以此为契机,深化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放管服’改革。”黄汉标说。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认为,在机构改革这场革命中,广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比如,深圳、顺德的大部制改革,都曾在全国发挥过引领示范作用。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东也将继续成为新一轮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

见习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特派记者 杨丽萍 李舒瑜 甘霖 秦小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