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务工的学子们,找工作小心被“坑”!

2016-07-14 17:17
摘要

“暑期兼职,待遇高,包吃住,工资日结。”连日来,各高校开启“暑假模式”,不少校园广告栏上贴出类似的招工信息。

“暑期兼职,待遇高,包吃住,工资日结。”连日来,各高校开启“暑假模式”,不少校园广告栏上贴出类似的招工信息。

图片1

除了休闲娱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利用暑假打工,增加实践经历的同时,还能赚取零花钱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然而,据不完全统计,63%以上的大学生在寻找暑期工时都曾掉入“打工陷阱”。

图片2

去年40余名湖南大学生来深找暑假工,被“黑中介”骗钱后丢在街头

6月底,他们通过街头和网络的小广告了解到,“湖南某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可以帮忙安排大学生在广东打暑期工,且承诺“月薪3000元,还包吃住”。报名后,该中介公司以就业保障押金、体检费、住宿费等名义向每位同学收取了一笔费用。“中介公司收了我们每人100元定金,7月10日我们在中介公司集合时每人又补交了250元的车费,一共350元,之后前往珠海。但车子在半路出现故障延误了时间,中介说过了珠海工厂的招工时间,于是我们就转来了深圳。”夏同学说。抵达深圳后,司机在光明新坡头路口一个旅馆门前停车,让学生们下车后什么都没说就开车走了。学生们不知所措,联系中介公司,对方回复说,周五工厂人事部不上班,要学生们等到周一再进厂。

当学生们到工厂表明来意后,工厂方面却表示从未委托中介公司招工。同学们立即联络该中介公司求证,但对方电话无人接听。学生们意识到可能被骗,立刻报了警。

图片3

对此,专家提醒:首先应考察用人单位的资质。

其次,应留心四类陷阱。

第一是黑中介:这种中介往往与企业勾结,缴纳一定中介费后,会提供几条用工信息,企业面试后,会以各种理由认定学生不适合该岗位,不安排工作,而“黑中介”也不会退还中介费。

图片4

第二是高薪诱惑:有些招聘广告打着“高薪就业”的噱头,专门“忽悠”大学生前去应聘。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有的要求缴纳押金、培训费、服装费,有的则以工作不合格背弃承诺,最后吃亏的只能是大学生。

图片5

第三是危险岗位:一些招聘信息以“零门槛”吸引大学生,入职后,实则是苦、脏、累、危险的体力活儿,由于不具备相关的技能,从事这种工作极易出危险。

图片6

第四是变相传销:一些传销组织鼓吹自己从事电子商务、人际网络、网络销售、框架营销等,用所谓的“经济理论”“市场营销手法”欺骗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生加入

图片7

此外,在自身维权能力较弱的现实情况下,学生维权的最有效方式是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劳务协议”。

来源 信德文化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