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广东新时期抽象画有什么特点?这个展览告诉你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8-03-08 18:15
摘要

新时期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现象无疑是让艺术回归本体,探索艺术作为独立存在的可能,以及艺术作为主体的内在意义与价值。

由关山月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岭南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回归本体:广东新时期抽象型艺术溯源”正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该展览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遴选了国内近40位艺术家,以呈现独特的时代特性。

何坚宁 《阳光NO.191》(2017年)

抽象艺术是一种不模仿自然物象的艺术,而是通过线条与色彩等方式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20世纪前半期,通过译介、图像印刷以及原作等方式,抽象艺术已为诸多中国艺术家所认识与认同。

陈海 《夜话NO.5 》(2004年)

新时期以来,广东在抽象艺术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东在抽象艺术领域的作为与影响体主要现在三方面,一是以广州美术学院为教育中心与艺术家个体的探索,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就引入新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包括抽象艺术在内的教学,鼓励青年学生展开多样化的探索。另一方面是,广东是抽象艺术生发与壮大的重要场域,不少艺术机构、刊物,乃至商业机构,成为承载与推动抽象艺术发展的重要平台。其三,广东因其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吸引了不少外地的艺术家、批评家长居此地,成为推动抽象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

鸥洋 《母与子》(2012年)

新时期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现象无疑是让艺术回归本体,探索艺术作为独立存在的可能,以及艺术作为主体的内在意义与价值。抽象型艺术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并形成潮流,与此探索息息相关。观众可以通过此次展览一窥广东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据悉,该展将展至3月18日。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