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现场|吕绍刚和他有准备的无意之作 ——《深圳前海 特在哪里》背后的新闻故事
2021-01-17 11:36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晶报记者 李宏文

获奖篇名: 深圳前海 特在哪里

类      型:通讯

作      者:吕绍刚

获奖单位:人民日报深圳记者站

奖项名称:深圳新闻奖一等奖

获奖年份:2013年

作为《人民日报》深圳记者站的负责人和资深记者, 吕绍刚在驻站近 9 年时间里,曾写过很多篇有关深圳的报道,但是其中刊发于 2013 年 1 月 31 日和 2017 年 5 月 2 日的两篇通讯——《深圳前海 特在哪里》和《创新不停步深圳再加速》,至今谈起,仍让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个中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两篇通讯曾分别获得当年深圳新闻奖和广东新闻奖的一等奖,而是当年身临其境带给他的那种冲击,每每提及,总是震撼如初。

“幸好,我有记录的习惯”

《深圳前海 特在哪里》一文,吕绍刚把它总结为“有准备的无意之作”。

“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圳考察,向世界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13 年年初的时候,时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的蔡名照同志,策划了一组‘改革开放新地标’的报道。这个‘新地标’,包括深圳、厦门等城市的十几个口岸和自贸港区。深圳前海,就是其中一个新地标。”

当时,吕绍刚才驻站深圳一年多,但是他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深圳,要出大文章了。

“2013 年 1 月,我们人民日报的总编辑亲自带队来到前海。我是站里的负责人,作为陪同人员之一,也第一次踏上了前海的土地。”

吕绍刚回忆说,当年的前海,一片滩涂,还十分荒凉。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满头银发的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那股年轻人般的冲劲。《深圳前海 特在哪里》有这样一段——

“当年让我来当局长时,我都不知道它在哪。”1 月 26 日,站在工地的栈桥上,满头银发却精神抖擞的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笑着对记者说。2010 年前,前海正如当年的蛇口小渔村,寂寂无名;如今,她是改革开放新地标。

对于当年还是年轻人的吕绍刚来说,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当年那一批批像袁庚那样的拓荒牛和建设者, 似乎都是上个世纪的历史印记。新时期的深圳,将怎样继续她的改革开放新使命呢?眼前的郑宏杰,似乎让吕绍刚看到了当年深圳的影子。

“郑宏杰局长把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那些资料, 重新拿出来讲给我们听。我至今还记得,他说的总书记当时在前海那块石头边讲的那几个关键词——精雕细琢、精耕细作……”

让当时陪同蔡名照总编辑的吕绍刚没有想到的是, 本以为作为陪同人员的自己,就是给领导介绍下情况, 聆听下指示,分配下接下来的工作任务,但是调研完前海的当天晚上,报社领导指示他:今晚就要写好一篇大通讯,同时为《人民日报》头版配发消息。

“当天领导点名要我来写,而且稿件还要很快送几个领导审定,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不过我当时十分有信心,第一毕竟是记者出身,我有记录的习惯,当天在前海的采访重点,我都有记录。更主要的,是有一股激情,而这份激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郑宏杰局长带给我的触动。”

回忆起当年的“触动”,吕绍刚至今仍有感慨,那篇通讯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前海,在哪?特区中的特区,特在哪?只是概念股吗?是珠三角的“曼哈顿”? Mini 版香港?还是不过建建银行、炒炒股、圈圈地?或许,有想象的空间,正是前海的魅力!

“当年,有一些特区不太特的说法,包括对前海怎么‘特’,也是说法众多。但是郑宏杰局长身上,那股深圳人特有的干劲和闯劲,深深打动了我——一天一个上午接待17 批人, 办公室就在工地的集装箱里……这些,不就是当初深圳特区实干兴邦的写照吗?有这样一批前海的建设者,前海, 就一定能建设成不负众望的改革开放新地标!”

于是,那篇《深圳前海 特在哪里》的长篇通讯, 就在吕绍刚发自内心的感慨和冲击下,一气呵成了。

先后两次回访前海

与接受我的这次采访一样,吕绍刚在 2013 年那篇《深圳前海 特在哪里》的长篇通讯发表之后,也以前海为目标,做了两次“回访”。一次是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深圳之后,另一次就在最近的深圳特区建立 40 周年之际。

“2013 年的那篇通讯,是中央媒体对前海的第一篇报道,我记得《人民日报》见报后的第二天,还专门刊发了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同志的一篇题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文章。可见,当时的前海,是作为改革开放潮头的深圳,最引人瞩目的一朵浪花。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深圳后,我们专门把前海管理局首任局长郑宏杰同志请到银湖,回顾前海建设这些年的成就与心得。”

时隔五年之后,吕绍刚说,他依然心潮澎湃,“2018 年时,前海与五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当年的那张白纸,也已经绘就成一幅幅让世人惊叹的画卷。”

而今年再故地重游,吕绍刚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前海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在与郑宏杰交往与多次采访中,郑宏杰的一段话,一直让吕绍刚记忆犹新——“前海,一定要靠创新与活力。我招的人,必须青春、必须有活力!”

现在,新时期的前海,又再次被历史赋予了新的使命。吕绍刚说,2013 年写《深圳前海 特在哪里》时, 不仅前海是一张白纸,对前海的报道,同样也是一张白纸,但郑宏杰说过的那几句话,依然在耳——“一年做几个制度的改革创新。成功了,对全国都会有影响。这个活很辛苦,短期不可能见成效,是几代人的事。这需要不怕困难的意志,需要始终保持饱满热情。”

跟市长的一顿“创新”早餐

2017 年 5 月 2 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时任《人民日报》广东分社社长刘磊与吕绍刚合写的长篇通讯《创新不停步 深圳再加速》,讲述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该篇通讯,获得当年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这篇文章,源自于与时任深圳市市长许勤的一顿早餐。”对于深圳在高科技产业,特别是在创新领域的飞速发展,作为央媒,一直都非常关注。吕绍刚更是想以具体企业为切入点,详尽讲述深圳的创新科技成就。那年 4 月的一天,在市民中心餐厅吃早餐的吕绍刚,正巧遇见深圳市长许勤,于是,科技官员出身的市长,与正对科技报道着迷的记者,在餐桌上碰撞出一篇通讯佳作。

“我跟许勤市长很熟,所以就开门见山。他特意叫来当时的市政府秘书长李廷忠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我们就在餐厅的餐桌上,边吃边聊。那篇后来得奖的长篇通讯,基本的脉络就是在稀饭包子中咀嚼提炼出来的。”

时隔三年多,吕绍刚还清晰记得在那顿早餐上,许勤讲的对于深圳创新的五个要素:要有重要的科学装置(诸如学研中心、实验室);重要的创新载体;人才的培养;区域协调发展(珠三角的产业链);资助的投入。

吕绍刚说,他与刘磊正是遵循着这五点,完成了那篇通讯报道。

“回想这两篇获奖通讯,前海那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郑宏杰局长的激情。而深圳创新这篇,最打动我的,是许勤市长的两个论述—— 一、什么是创新? 创新就是第一,就是要对标全球。如果你不是世界第一, 就不是创新;二、要下企业。许勤说,每隔两三个月, 他就要去企业看看,你下去了,就会有新发现,就能够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活力。”

吕绍刚透露,截至目前,由深圳站采写的有关深圳科技创新的稿件,仅发在《人民日报》头版的,就有50 篇以上。

经典回看


深圳前海特在哪里(节选)


人民日报记者 吕绍刚


自“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国务院批复以来,“前海”概念,连同周边金融、地产,成为深圳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地标。前海,在哪?特区中的特区,特在哪?只是概念股吗?是珠三角的“曼哈顿”? Mini 版香港?还是不过建建银行、炒炒股、圈圈地?或许, 有想象的空间,正是前海的魅力!


前海,在哪?


“当年让我来当局长时,我都不知道它在哪。”1 月 26 日,站在工地的栈桥上,满头银发却精神抖擞的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笑着对记者说。2010 年前,前海正如当年的蛇口小渔村,寂寂无名;如今,她是改革开放新地标。


特在“时空” 处在“黄金走廊”轴心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15 平方公里的前海均是填海造地而成。面积不大,但位置显著:处于广州—深圳— 香港“黄金走廊”的轴心,又处于深圳机场与香港机场的中心。前海之特,除了其独特区位优势,也源于其所处的特定历史节点。过去 30 年,深圳在我国体制创新和制造业引进中,发挥了历史性的先导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大等挑战。


一面是“特区不特”的压力,一面是产业转型的紧迫。“前 30 年,深港合作的重点是制造业,未来 30 年, 怎样把合作重点转移到服务业?”深圳在思考。香港是全球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GDP 占比达到 95%, 而深圳的服务业也占到55%,已具备服务业合作的基础。


“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于是,前海的构想应运而生。


2010 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的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要求深圳先行先试, 以前海为载体,推进粤港澳现代服务业紧密合作。在前海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圳特区新时期的新使命。


2012 年 12 月 7 日,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正是深圳前海。“当时,我就对总书记说:保证这里一年一个样!”郑宏杰信心满满,要把这片滩涂变成最美的地方。


特在“政策” 税收比国际通行更优惠

郑宏杰说:“必须主打高附加值的金融业,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专业服务兼顾。”

2010 年,前海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

随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7 个国家部门和单位共84 人,组成前海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17 位内地和香港的官员、企业家、学者组成高规格前海深港服务区咨询委员会……这些同类区域发展战略中少有的重大制度安排,既保证了顶层设计的高端性、科学性,也直接带来比特区更特的政策。

2012 年 6 月,适值喜迎香港回归 15 周年之际,前海 22 条新政策获国务院批复,构建了前海的先行先试政策框架体系,也被媒体称为深港合作的“大礼包”。这些政策中,金融业是前海发展的重中之重。

前海要发展,首先要有高端企业和高端人才进来。前海推出比国际先进地区通行政策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 15% 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前海工作的符合前海规划产业方向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按内地与境外个人所得税负差额给予补贴,纳税人取得的上述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此外,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将探索香港仲裁机构在前海设立分支机构,并允许已取得香港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直接为前海企业和居民提供专业服务等。在配套服务方面,前海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前海设立独资国际学校,设立独资医院,并支持港澳电信运营商在前海建立合资企业等。当前,许多政策正在细化落实。截至 2012 年底,前海批复入区企业 302 家,注册资本总额 307 亿元,金融业占 80% 以上;合同利用外资 15.58 亿美元,与 19 家世界 500 强企业签署意向协议,累计意向投资总额约 2800 亿元。

(原载于 2013 年 1 月 31 日《人民日报》)

专家评点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刘劲松:


这篇通讯开篇接连提出几个问号——“前海,在哪?特区中的特区,特在哪?只是概念股吗?是珠三角的“曼哈顿”? Mini 版香港?还是不过建建银行、炒炒股、圈圈地?”这一连串的口语化的提问,问出了大家的困惑,也聚焦了通讯的主题。作者随即自问自答——“或许,有想象的空间,正是前海的魅力”,文中几个小标题则逐一回答开篇提出的问题,使得整篇通讯有问有答,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当年让我来当局长时,我都不知道它在哪”,这句直接引语让满怀激情、敢闯敢试的前海管理局局长郑   宏杰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善于运用直接引语展现采访对象的性格特征,这些生动的话语让整篇通讯充满了现   场感、画面感。


作者在捕捉到前海创新激情的同时,又不乏深刻的思考。这篇通讯作为中央媒体对深圳前海的第一篇报道,   鲜明地提出前海是改革开放新地标,报道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脉搏。


编辑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