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 “火眼”驰援石家庄,已检测超228万人份样本提前完成筛查任务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李秀青/文 华大智造供图
2021-01-16 13:46
摘要

华大智造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华大驰援河北的高通量气膜“火眼”实验室由12舱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和3舱华大智造快装式负压硬气膜“火眼”组成,是打过无数抗疫之战的“老兵”,积累了大量检测经验

数九隆冬,天寒地冻。近日,河北石家庄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500余华大儿女千里奔赴河北石家庄站在科技抗疫一线,全面助力河北抗疫。

1月6日起,河北石家庄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几乎同时,华大集团主动请缨再次吹响“集结号”。

1月8日零时许,日检测通量10万单管的“火眼”实验室(气膜版)连夜开建,仅用10个小时基本建成,21小时后投入使用,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量达到100万人份。

连日来,“火眼”实验室24小时昼夜不停运作,华大人迎难而上与时间赛跑。至1月14日上午7时,华大河北的“火眼”实验室提前完成石家庄市共计超过36万管送检样本的核酸检测工作,总检测量超228万人份,为河北抗击疫情提供强力支撑。

石家庄突发疫情吹响集结号

近日,河北石家庄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月6日,石家庄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计划三天时间完成全市1100万人口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几乎同时,华大主动请缨再次吹响“集结号”,无数华大人选择站出来奔赴石家庄抗疫前线。

1月6日当天,华大基因派出经验丰富的先遣部队驰援河北。华大集团党委书记杜玉涛是石家庄人,被任命为河北“火眼”总指挥后带队连夜从深圳直飞北京,再开五小时长途逆行石家庄,到达时已逾六点,天光微亮。

“第一次见到喜爱热闹的石家庄沉寂下来,心里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形容。”杜玉涛坦言,“但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检测经验和充足的检测实力,相信石家庄抗疫一定能够迎来胜利。”

1月6日晚,青岛华大紧急调配新冠抗疫物资驰援石家庄,5套可快速搭建使用的快装式负压硬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简称“硬气膜实验室”)连夜运抵石家庄。

华大智造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10月,华大智造硬气膜实验室在青岛抗疫中首次投入实战,此次华大智造多名抗疫人员接到任务后急速支援。此外,一辆搭载华大智造集成式自动化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的车辆,紧急从昆山开赴石家庄,最高日检测通量混样(10混1)可达6万人份,4小时内出检测结果。

“感谢您跨越万水千山驰援河北、驰援石家庄。没有燕赵儿女过不去的坎,更没有中国人民翻不过的山,也请您保护好自己,让我们携手,共克时艰,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 8日晚,一架专机在深圳起飞,机上载着连夜从深圳驰援河北的近70名华大抗疫人员,到达石家庄后,石家庄机场广播对华大人表达了真挚的感谢,机场工作人员向逆行石家庄的华大人敬礼以示敬意。

夜幕下的石家庄凌晨气温是零下5 ℃,华大支援抗疫人员陈思妤内心燃着一团火,她坚定地说:“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与全国各地前来支援的团队一起,协助河北人民,齐心协力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

10小时建成“火眼”实验室

为快速响应河北疫情防控,华大智造紧急调配快装式负压硬气膜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简称“硬气膜实验室”)连夜运抵石家庄,并集结深圳、武汉、青岛、北京、长春多地近100名工作人员奔赴抗疫战场,彻夜在河北体育馆搭建实验室。

1月8日,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量达100万人份的“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在河北体育馆网球馆建成投用。当日零时许,实验室开建,仅用10小时基本建成,21小时投入使用。8日21时45分,来自深圳的47名检测人员陆续走进实验室开始工作。据悉,该实验室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量达到100万人份。

仅用10小时,“火眼”实验室搭建完成;仅用21小时,“火眼”实验室建成投入运行。网友纷纷感叹,“这就是中国速度!希望石家庄挺过难关!”

据介绍,此次在河北体育馆搭建的首套硬气膜实验室由3个硬气膜舱组成,总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日检测通量可达3万单管。若按照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进行实施,该套硬气膜实验室每日核酸检测通量可实现30万人份。此外,多套硬气膜实验室设备已准备就绪,将根据石家庄及河北疫情防控需要灵活布局,快速提升通量。

华大智造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华大驰援河北的高通量气膜“火眼”实验室由12舱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和3舱华大智造快装式负压硬气膜“火眼”组成,是打过无数抗疫之战的“老兵”,积累了大量检测经验:2020年6月助力北京大兴,10月助力青岛全市检测……气膜“火眼”实验室为各地抗疫工作贡献着科技力量,守护人民健康。

不舍昼夜提前完成任务

1月14日上午7时,华大河北的“火眼”实验室提前完成石家庄市共计超过36万管送检样本的核酸检测工作,总检测量超228万人份。

“此次检测工作的完成,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及高效协调,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杜玉涛说,全市二轮筛查,华大“火眼”收到十混一样本超18万管,共检测超180万人份样本,提前7小时完成检测工作。

为了保证满负荷检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华大此次集结了四种不同形式的“火眼”实验室,包括10万通量的软气膜、硬气膜“火眼”实验室;车载“火眼”实验室和华大医学检验实验室常规“火眼”实验室。

此外,本次“火眼”搭载多种“黑科技”,包括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分杯处理系统MGISTP-7000和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MGISP-960。值得一提的还有,华大智造还投入了最新研发的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MGISP-NE384,该款设备是全球首款投入实战单机日通量破万的核酸提取纯化仪,将检测“火力”拉到了最大。

“华大此次从全国多地紧急调往石家庄抗疫前线的实验人员,绝大多数是参加过武汉、北京、青岛等多地新冠抗疫战斗的‘老兵’,其中亦不乏参加过海外多国抗疫工作的专业人士。” 杜玉涛说,此次华大从全国多地集结了近400名员工,加上当地员工共计超过500人投入此次抗疫工作中。其中,350多名华大检测人员24小时昼夜不停,高效检测,使命必达。

“只要能守卫河北,打赢这场‘战役’,一切都值得。” 杜玉涛和同事们如是说。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李秀青/文 华大智造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