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公里569个暗涵完成整治,深圳“刮骨疗毒”守住城市良心
晶报记者 林菲
2021-01-09 14:43

“面子”是城市的风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2019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而暗涵仍是决定水体是否能长制久清的关键之一,影响着深圳的“里子”形象。为了让河流重现生机,深圳全面打响暗涵暗渠整治攻坚战,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啃下“最硬的骨头”,目前已完成348公里569个暗涵的整治工程。

▲木墩河暗涵经过整治,变身为深圳版的“清溪川”。

“打开”暗涵是最有效也最难的整治方式

当河道被覆盖就成了暗涵,当污水在黑暗密闭的空间里沉积,河道就变成了“死河”。据统计,深圳共有310条河流,总长度1000公里,共有暗涵暗渠570个、366公里。这些暗涵不仅成为城市排污的隐蔽通道,且一旦地下暗涵发生渗漏破裂或垮塌,易导致上部建筑发生沉降倾斜甚至坍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针对暗涵最有效的整治方式就是将其“打开”,让河流重现生机,但这也是水污染治理最难啃的“硬骨头”。

今天的福田区福田河暗涵中,水质通透、水流顺畅,已经看不出过去“河道淤积、水体黑臭”的影子,但墙上却仍清晰留有一条距地面约一人高的黑线。“那就是原来淤泥沉积的高度。”福田水务局副局长尹学康说道。2019年以来,福田区实施了福田河、皇岗河等五河暗涵段清淤和截污工程,清淤总量达到8万余立方米,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的方量。

▲整治后的福田河暗涵墙上依然可见原先淤泥沉积的高度黑线。

而在罗湖区笔架山河暗涵的整治中,暗涵上方的60余栋房屋又是另一道难题。罗湖区水务局副局长郭立鹏介绍,当时施工开口受到严重制约,导致开口点间距平均约1公里,暗涵内作业行走距离长。加上暗涵空间密闭,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严重超标,作业人员还要配戴繁重的防护设备,作业45分钟就要上涵休息15分钟,所以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耗时长。

正因为暗涵里情况复杂,深圳还将爬行式CCTV机器人、智能管涵检测系统、三维扫描飞行器、两栖清淤船、联合吸污车、清淤抓斗车等一大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暗涵整治这个大战场上。

智慧化、科技化手段也一直延续至整治完成后的监管中。在宝安区福永河暗涵观测站里,只见一根看似普通,周身布满小孔的白色长管被放置在清澈的水流中,宝安区水务局工程三部部长唐继平介绍,只要暗涵中水质发生异常,这个监测仪器就会自动发送警报。据悉,深圳在各个支汊流末端安装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各暗涵、支汊流来水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反馈溯源整治,实现了暗涵监控自动化、快速化、信息化。

▲整治中的木墩河暗涵。(受访者供图)

曾经的臭水沟成了深圳版的“清溪川”

伴着喧闹的烟火气,清澈的木墩河从光明区光明街道河心路缓缓流过,与两岸的凤凰木相映生辉,生活的脚步到这里也不由地慢了下来。就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段封闭数年的暗涵,蚊虫滋生、臭气弥漫,让周边居民避之不及。

为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光明区水务局对该河段展开了暗渠复明整治。整治工程对标世界级复兴改造项目——韩国清溪川,设计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防洪、水质、景观“三项提升”,政府、居民、商铺“三方共赢”的治理思路,通过实施河道拓宽、湿地净化、管线迁改、景观营造、绿化提升、交通改善等一系列措施,将暗涵复明,打造成沿河湿地空间、文化空间、玩水空间、赏水空间、生态河床、慢行体验的光明水岸地标。

在附近居住了十多年的叶秀芹眼里,以前河道就是一条臭水沟,现在却像是公园,“改造后我们这条街的居民都很开心看到这么好的环境,尤其是小孩子特别喜欢去河边玩。”

不仅是木墩河,深圳大力开展暗涵“亮明”工程,已完成34个暗涵复明,总长12.5公里,打造了深圳版的“清溪川”,有序拓展城市水系空间,还水于民。

目前,深圳共累计完成暗涵整治569个、348公里,取消全部总口截流设施,释放30多万吨/日的清洁基流,让原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生态水量重新回归河道,皇岗河、凤塘河等一批20多年来淤积恶臭污泥超过3米的暗涵从排污通道变为清水通道。

▲整治后的福永河暗涵内水质通透。

从过去掩鼻而过、闭窗而眠、背水而居到如今亲水乐水、开窗赏景、向水而生,近年来,深圳通过治水大幅改善人居环境,在大破大立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越来越多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提升了深圳市民在水生态环境方面的幸福感、获得感。

编辑:叶长文

(作者:晶报记者 林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