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春运安全的守护人

深圳特区报记者 潘未末 文/图
2018-02-05 08:22
摘要

参加完 “黑大巴”执法检查,3日晚上9点半,记者来到宝安机场空港八路由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机场公安、机场集团三方联合设置的“打非治骗”专项整治检查点。

春节越来越近,宝安107国道的车流看起来已经少了,2月3日晚上8点,54岁的关丽嫦大姐坐着队友的车,慢慢行驶在路上。为了让视线更清晰,她不顾冰冷的寒风,坚持打开车窗,一路紧盯着马路上不时驶过的大巴。

“一到春运,长途客运市场问题就多起来了。无证黑大巴、临时租来的车都到车站周围、主干道边上兜客,一般乘客也分辨不清楚,糊里糊涂上车的话,安全隐患特别大。”关大姐说。

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宝安大队从事基层检查近20年的关大姐,对路面上的非法营运车辆已经有了一种特别的敏感。在西乡客运站对面的辅道上,一辆正停靠在路边的大巴引起了她的注意。 “上车去看看。”他们停下车辆,踏上大巴车,看到里面除了司机,还有三名乘客。一询问,这三名乘客都是刚上车,准备去揭阳。关大姐问:“你们为什么在这里上车?”一名女乘客答道:“有老乡告诉我一个电话,说打这个电话可以联系司机直接上车,我联系好就过来了。”

这时,一起执法的队友要求司机出示道路客运经营许可和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等证件,司机找了半天,拿出来的却只有一张包车合同,而且是空白的。很显然,这是一辆典型的打着包车名义,从事非法营运的“黑大巴”。执法人员将乘客请下车,让他们去对面的正规客运站坐车。然后,让司机立刻通知车主前来接受调查。

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指挥科罗建军科长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春运安全有序,支队较早对春运期间交通运输执法作了全面部署,重点打击“黑大巴”、无《道路运输证》大巴、无证网约车、出租车拒载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全市各口岸、机场、码头、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107国道、205国道以及各高速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的营运秩序。春运期间,所有执法力量都上路巡查,包括像关大姐这样年纪较大的同事,也都每天坚持在一线。春运开始的头三天,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就已出动执法人员1273人次,检查车辆1466辆,共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章案件291宗,其中查处各类非法经营案件74宗。

机场片区“拉客仔”活跃、欺骗旅客坐高价蓝牌车,是过去一段时间的热点问题。参加完 “黑大巴”执法检查,3日晚上9点半,记者来到宝安机场空港八路由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机场公安、机场集团三方联合设置的“打非治骗”专项整治检查点。气温已经只有5、6度,已经在寒风中站了一晚上的机场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大队长张云峰伸过来的手,把记者的手冰得缩了回去。“这里是车辆从机场出来的必经之路,我们在这里设点,有问题的车辆一查一个准。”张云峰介绍说,为了彻底整治“拉客仔”和无证网约车,他们发动机场保安人员爆料拉客仔转卖客人的车辆,同时安排部分执法人员在停车场布控,记录下可疑车辆。这些车辆驶出来后,另一部分执法人员就在这里拦车检查。“从去年11月23日开始这个专项整治,到现在已经查处了640多宗案件,现在机场拉客仔明显减少了。”

就在这时,执法人员又拦下一辆小车,除了司机,车上还有一名女乘客。这位女士说,她是用手机约的顺风车,但执法人员检查司机的手机看到,他当天用顺风车接送的客人就已经有5单,超过了顺风车每天不得超过3次的规定。“这是以顺风车的名义在做网约车服务,而他又没有网约车证和网约车驾驶资格,是不合法的。”张云峰让队友先把这位女乘客送去机场地铁站,随后对司机做进一步调查。

在检查点旁边的一块小空地上,记者看到一个微波炉。张云峰告诉记者,这是给大家热饭用的。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中队分两班,是从早上9点干到凌晨3点,半夜天太冷了,饭送过来很快就凉,他们不得不从旁边引来一条电源线,把微波炉用上了。“春运高峰很快到来,我们更加得坚守好岗位。节前很多是外地来的旅客,不能让他们上当受骗;节后则将迎来大量返程旅客,我们也得把好关,避免让他们坐上非法营运车。”

编辑 陈冬云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潘未末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