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实力“圈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作客莞城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莞城宣 文/图
2018-01-31 15:49
摘要

观众蔡先生对记者说:“关于那些文物展,我以前以为故宫只是展出很少的一部分,今天听单馆长这么一讲,才知道已经并将展出很大一部分,就很想去一趟故宫了。”

1月30日下午,东莞市细雨蒙蒙,位于莞城区的文化周末大讲坛却座无虚席,一片火热。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正在开讲“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单霁翔幽默风趣的演讲方式使现场观众笑声不断,掌声此伏彼起,可谓是实力“圈粉”。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自称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迅速在网络走红,其传承传统文化、管理与发展故宫的做法与理念得到人们的热议和追捧。此次讲座,他为东莞观众带来了2个多小时的“干货”,讲述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护者。

此次活动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广新局主办,东莞日报社、莞城美术馆、莞城文化周末工程办公室承办,是文化周末大讲坛的特别策划,也是莞城美术馆十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详实的案例数据与照片讲述故宫故事

故宫建于1420年,在2020年即将迎来600周年。单霁翔现场表示,希望2020年能够实现“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的宏伟目标。任职故宫博物院院长六年,他与故宫的全体成员为此目标而一直奋斗,努力让故宫更有温度,让观众更有尊严,让文物得到更多展示,让文化得以长久传承。

现场,单霁翔以详实的案例、数据与照片,详细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故宫环境得到了改善,如整治端门广场的环境,清理了彩钢房、临时建筑,改善了道路环境、井盖等。观众有了更好的参观体验,开放午门的中间门,增加了端门广场的座椅,增设卫生间,更换标识牌,“点亮”太和殿、乾清宫等以往光照不足的宫殿。采取限流措施,实现全网购票,避免了故宫过往人山人海的情况。在文物方面,更成立了故宫文物医院,采购高端设备,实现了许多高难度的修复工作。逐步扩大故宫展示范围,开放了城墙、东西路等。举办一系列高质量的展览,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故宫内的建筑、藏品以及历史故事。研发“接地气”的故宫文创产品和应用程式,让故宫文化更贴近大众。这一系列的做法让故宫“活”了起来。

当天下午,单霁翔全程站立2个多小时,中间没有休息、没有喝水,其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风格“圈粉”无数,不少观众听完后都表示想赶紧去故宫感受一番。

观众蔡先生对记者说:“关于那些文物展,我以前以为故宫只是展出很少的一部分,今天听单馆长这么一讲,才知道已经并将展出很大一部分,就很想去一趟故宫了。”

参观莞美十周年汇报展

讲座结束后,单霁翔前往莞城美术馆,参观其十周年汇报展。

参观过程中,单霁翔关注了馆内过往的展览、参展画家、美术馆特色、政府支持力度、志愿者等方面的情况。单霁翔认为,莞城美术馆虽是一个小馆,但办出了特色,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深入作品研究。

单霁翔说:“这样的馆今天是不多的,做这种研究工作,然后把它系统化,能够办出这种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很好的馆。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到敬业和传播愿望这种热情;另一方面,也看到我们的能力。这两个方面让我感受到温度,感受到这种热情和观众对这个馆的热爱。一个美术馆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错的,继续往前走,就是不断地、不懈地,能够人民共享、共建。”

据了解,莞城美术馆曾于2017年与故宫博物院有过合作。文化周末大讲坛第83期曾邀请汪亓带领观众“走近赵孟頫”。汪亓以莞城美术馆当时展出的“天骨超俊——张穆艺术研究展”为切入点,结合张穆与赵孟頫二人在故宫博物院的馆藏状况及现今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听众带来全面客观的讲解。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莞城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