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该咋买?专家支招“重疾+医疗”是最优配置
读特记者 张程
2018-01-29 19:27

尽管当前我国消费者的保险意识正不断增强,但在风险保障意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有专家指出,“重疾险+医疗险”是居民配置健康险的最优组合,各保险公司应在理赔速度等领域发力,为保险消费者全面提升赔付效率。

重疾险保额偏低

在新华保险近日发布的2017年度理赔责任年报中,记者发现,该公司的理赔状况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在理赔金额方面,该公司去年累计理赔金额超过65亿元,同比上升约28%;在理赔件数方面,2017年共理赔132.7万件,同比上升超过40%。

另一家大型险企泰康人寿的理赔数据同样令人瞩目。数据显示,该公司的赔付金额增长率和赔付件数增长率两项指标,已从2015年的13.3%和9.5%上升至2017年的40.5%和31.2%。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购买保险为自己的生活保驾护航。

然而记者发现,尽管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保险意识有了不断提升,但保险提供的保障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在泰康人寿的数据中显示,该公司去年重疾险件均赔付金额5.8万元,社会重疾治疗费用平均却达到了20万元以上,相差3.4倍,反映出我国居民的风险保障意识仍有提高的空间。

“事实上,整个保险行业的重疾险件均理赔额都在5万元左右。”一位寿险业人士对此向记者分析:“重疾险的高发年龄在50岁左右,对这部分患重疾且买了重疾险的人群,一些在10年前或更早之前就购买了重疾险,那时的5万保额就已是比较高的保额了;而对那些近几年才购买重疾险的50岁左右消费者,每年5000元保费也只能购买到5至10万的保额。”

“重疾+医疗”可形成补充

5万元左右较低的保额,是否意味着重疾险对消费者的重要性相对较小?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对此认为,在该公司去年全年的重疾案件中,理赔金额排名前十的全部为恶性肿瘤引发,癌症作为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风险之一,重疾险对保险消费者而言仍然重要。

“消费者购买保险时,应优先购买重疾险,在保额配置方面,建议相当于年收入的三倍以上为宜,并可随着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而及时追加保额。”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其介绍,该公司超过50%的消费者社保报销比例不足50%,不足以补偿大病医疗带来的经济损失,而在获得商业保险补充后,约有88%的消费者损失金额在1000元以下。

“因此,重疾险加医疗险是目前配置健康险的最优组合。用医疗险支付日常可能发生的住院治疗花费,用重疾险负担重大疾病康复费用和收入补偿,可以有效抵御疾病为家庭带来的经济风险。”

前述寿险业人士也告诉记者,早期开发重疾险时,目的并非为重大疾病提供医疗费用保障,而是为患者家庭提供经济补偿。“对很多人而言,患重大疾病后很难返回原岗位工作,家庭就会缺少经济收入来源,因此配置适当保额的重疾险,能为这类情况提供经济保障。”

移动赔付渐成主流模式

目前,越来越多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更为关注“赔付速度”这一因素,这为各家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关键发力点。

记者日前从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获悉,深圳市民张女士去年被确诊为右乳浸润性癌并肺部转移,她于今年1月致电该公司,并表示自己一天后就将从深圳启程往广州治疗。基于该公司的“重疾先赔”、“特案预赔”等服务,张女士在抵达广州时就已收到了该公司20万元理赔金。

同时,记者在查询新华保险上述年报时了解到,去年该公司全部案件平均理赔时效已缩短为1.21天,同比提速约40%。

另一方面,各保险公司在“移动战略”上正不断深化。其中,截至2017年12月,新华保险约有31万消费者办理了移动理赔,覆盖该公司近80%个人客户;平安健康险APP小额理赔标准案件索赔支付时效有超过90%都提升至2个工作日,该公司移动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冯晗表示:“小额标准案件理赔时效的提升,不仅能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理赔服务体验,也是平安健康险移动战略不断深入的体现。”

而在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17年上半年保险小额理赔服务监测情况的通报》中,2017年上半年个人医疗保险小额理赔5日结案率为96.69%,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未来将鼓励各保险公司应不断提升理赔服务能力,进一步简化理赔索赔流程,减少理赔单证种类,推进单证无纸化,并积极引导消费者出险后尽快报案,指导消费者通过线上操作完成索赔。”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