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中心书城二楼展厅,正在展出的“晋韵华彩”山西手艺文创项目吸引了大批观众。山西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带来数十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统工艺精品与深圳市民见面。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美术瑰宝,仅这次展出的就有平遥推光漆器、平定刻花瓷、上党堆锦、澄泥砚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工艺项目传承千百年,如今在非遗传人的手上更加发扬光大。
记者采访了几位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听他们讲述山西工艺瑰宝的前世今生、传承创新。
上党堆锦非遗传承人闫向军:丝绸锦缎堆成“软体浮雕”
上党堆锦是明清时期山西长治地区丝绸产业高度发达的产物。上党堆锦博物馆馆长闫向军告诉记者,现在说起丝绸产业,首先想到的是苏州丝绸,但在明清时期,长治与江浙、四川、闽粤一起合称“全国四大丝绸中心”。长治 “潞绸”上贡朝廷、下衣士庶,上党堆锦也顺势依托“潞绸”而生,伴随者“潞绸”繁荣,逐渐成为独立的产业。后来“潞绸”日渐衰微,到上世纪初已近消亡,但是以丝绸为载体的工艺产品——上党堆锦依然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继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上党堆锦非遗传承人闫向军
闫向军介绍说,堆锦不同于传统的绘画,也不是平面的刺绣,而是用丝绸锦缎布料重新诠释传统的绘画和雕塑题材,“堆花如云、塑锦成画”,化平凡为神奇,变质朴为华美,变平面为立体,从而使这一民间工艺享有“立体国画”和“软体浮雕”的美誉,文化内涵日益深厚。她不仅能作室内装饰美化,还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高档艺术品。
作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堆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闫向军制作的堆锦被多家大机构收藏。他此次带来了一些精美的小幅堆锦作品,因为运输不方便,他的几个大幅的得意之作没能带来,但从展览的作品中,记者也体会到了上党堆锦巧夺天工的技艺。
平定刻花瓷非遗传承人张文亮:千年古窑出深闺
山西平定有着悠久的制陶瓷历史。历史上宋窑130个县,平定即在其中,旧有“西窑”之称。平定刻花瓷兴于宋、经五代而衰于金,史称千年古窑。
平定刻花瓷非遗传承人张文亮
此次展出的多件平定刻花瓷,均出自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平定刻花瓷非遗传承人张文亮之手。正是张文亮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使平定刻花瓷这一一度衰落的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张文亮介绍说,相比起景德镇等名窑瓷器,平定刻花瓷还不为多数人熟知,但它无疑是传统陶瓷中的珍品,其“施釉肥厚,纹饰简洁,拙朴厚重”的艺术特点独领风骚。平定刻花瓷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灵活流畅,纹样生动明快,图案丰富多彩,具有极高辨识度和独特审美趣味。
景泰蓝技艺革新者吴凤芳:研制成功银胎掐丝景泰蓝
展台前的景泰蓝银器茶壶精致漂亮,典雅高贵,它的制作者山西银满楼景泰蓝银器制品公司技术总监吴凤芳在景泰蓝行业已经36年,她在上世纪90年代成功将传统的铜胎掐丝景泰蓝革新品种,研制成功银胎掐丝珐琅,并于2012年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景泰蓝技艺革新者吴凤芳
传统景泰蓝是铜胎掐丝珐琅。据说,清末宫廷曾出现用白银取代紫铜制作景泰蓝银器制品,仅供把玩所用,但这项技艺没能留传下来。吴凤芳在摸索和探讨传统工艺技术的同时,根据白银的性质特点对焊药的配方作了适当调整,研制出银胎景泰蓝,使景泰蓝银器制品的传统制作工艺得到恢复。
铜胎掐丝珐琅必须要经过电镀,以摆件为主,不能用于食用器皿。银胎掐丝及合金丝景泰蓝则可以作食用器皿,水杯、保温杯、茶具、酒具,既有观赏审美价值,又有实用性。
剪纸非遗传承人游洋:一把剪刀走天下
在展览现场,山西剪纸非遗项目传承人游洋(石羊)给观众演示出神入化的剪纸艺术,手握一把剪刀游刃有余,眼花缭乱间已剪出很精美的狗年图案。
剪纸非遗传承人游洋
山西农村有浓厚的剪纸艺术土壤,游洋小时候跟着奶奶在农村长大,村里世代流传着贴窗花的习俗,游洋的启蒙老师就是奶奶,而村里各家精美的窗花,就是他儿时训练创作临摹的范本。
游洋此次带来整套的大幅套色十二生肖剪纸。他的剪纸作品中,单色剪纸融入了版画的技法、装饰画构图,彩色剪纸采用拼色方法,套色、染色等技法并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石羊剪纸”。
大漆工艺创新者高全将: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与上述工艺美术大师或非遗传承人不同,高全将是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科班出身。他因偶然的机会相继接触到福建和山西平遥的大漆工艺,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艺术表现载体,于是将南北的大漆工艺融合,化为自己创作的手段,不断推出富有现代感的作品。与传统的平遥推光漆器比较,高全将的作品更讲究实用性,更面向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
大漆工艺创新者高全将
市面上漆器产品大多是批量生产的化学合成漆。化学漆在十九世纪左右才出现,由于便宜,还易干燥,马上就代替了天然大漆。但高全将采用的是漆树上割出来的天然大漆,用传统工艺进行当代艺术表现。高全将说,大漆作品是“人画一半,天画一半”,温度和湿度的不同,产生的图案肌理效果也不同,在熟悉掌握“漆性”的条件下,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它能出现什么效果。如果经验不足,虽然对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出来的效果也不理想。
高全将目前在探索研发大漆和金属、景泰蓝、紫砂壶的跨界融合,用于饰品、茶具、文房四宝、首饰、手表手机壳等,让这些高端介质以创新的手法进入生活,进入家庭。
让非遗产品鲜活起来
记者采访后一个总的印象是,这些工艺大师在传承古法制作的同时,融入当代,服务当下,追求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结合,努力让非遗产品鲜活起来,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实用需求。工艺大师们在传承产品本身所积淀的文化价值基础上,更强调开发它的实用价值和市场生命力。
活动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和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共同主办。展览将至21号结束。
编辑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