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迈出实质性一步。19日,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启动大会在五洲宾馆举行,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正式授牌。据悉,各基础研究机构在筹建期内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周期建设方案,加快提高机构研究水平。副市长高自民出席活动。
据悉,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是深圳“十大行动计划”首批启动建设的基础研究机构。深圳在“十大行动计划”中提出设立高水平、国际化的基础研究机构,重点在数学、量子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货币、医学、数字生命、脑科学、合成生物学、新材料、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清洁能源等领域,规划布局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础研究机构。
市科技创新委主任梁永生介绍,在一年的筹建期内,各基础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细化周期建设方案,一年后对筹建期运作情况及建设方案开展评估论证,合乎要求的市政府相关部门将按周期持续稳定支持。
深圳市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将聚焦量子通讯、高性能计算、石墨烯和氮化镓等新型材料做基础研究。深圳市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俞大鹏表示,深圳设立高水平、国际化的基础研究机构将补上短板,是非常英明的决策。没有基础研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也是走不远、飞不高的。
“以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为目标。”梁永生表示,基础研究机构要以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取得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主要任务。深圳要做就要做最好,汇聚世界顶尖人才团队,让深圳基础研究机构成为聚集世界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高地,打出国际知名度,有力支撑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梁永生还表示,基础研究机构要开展系统性科学研究,做所在学科领域的集大成者。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构建系统化、集成化的全链条学科体系,占据学科“盟主”地位。
同时,基础研究机构是深圳市的开放的平台,要突出合作共建。理事会、管理委员会要吸纳共建单位参与,要建立代表广泛的专家委员会。通过合作研究、设备共享、开放课题等方式,推动全市相关领域协同创新,同时要广聚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资源,共同参与,加快提高机构研究水平。
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