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新发结核病5000多例,肺结核病治愈率超九成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谭卫国 文/图
2018-01-19 16:27

1月19日,由深圳市卫计委主办,深圳市慢病防治中心承办的结核病防控论坛举行。记者从会议了解,2017年,深圳新发结核病5000多例,其中耐多药肺结核100多例,肺结核治愈率达90%以上。

据介绍,该论坛的举办旨在进一步加强深圳结核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等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结核病防控、临床、实验室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减少结核病危害。

论坛特邀中国防痨协会成诗明秘书长、钟球副理事长、中国结核病控制中心赵雁林副主任等国内著名专家就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防控策略、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临床诊疗进展、实验室新诊断技术、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等内容进行研讨。广东省部分城市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领导和专家、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及各区慢性病防治机构结核病防治相关科室主任等参加会议。

据深圳市肺部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结核病防治科主任谭卫国介绍,深圳结核病防治在流动人口管理、耐药结核病、特殊人群防治及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据介绍,深圳是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控国家试点,在多方面均有创新。首先是创建互联网+信息管理智能平台。各级各类医疗结构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完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智能系统,实现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包括疑似肺结核)、监测、登记、治疗、远程医疗、管理、评价功能一体化和智能化(南山区、罗湖区)。其次是创新病人管理模式。各级督导员通过网络即能及时、详细了解患者当前和既往的服药情况,患者持IC信息卡即可在全市社康接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为直接面试督导下服药,但面对面督导存在诸多不便,深圳于是开发和应用了远程视频下的督导服药管理,使患者能够省事方便地接受服药督导。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除了“查痰”诊断,深圳还积极完善实验室诊断体系,探索通过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其它方法,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率。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通过“三名工程”引进复旦大学高谦教授团队,共建的“结核病防控策略基础和示范应用研究”项目。

据介绍,流动人口数量多,流动性大,是深圳结核病防控最大的难点。深圳耐多药结核病人中90%以上为流动人口,工作、生活和经济条件差,患者经济负担过重,而治疗时间长达两年,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较低。此外,相对密闭的高楼大厦、尤其是使用中央空调的办公环境等,都是城市结核病控制的新问题。

此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互联网专家,探索大数据在结核病防控管理上的应用。论坛当天,中国防痨协会互联网技术专业分会成立筹备研讨会、中国防痨协会基层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常务委员会议同时举行。

见习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谭卫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