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最有机会,也最有能力成就国际品牌的城市。”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与会政协委员们对深圳品牌走向国际充满信心,纷纷建言献策。委员们认为,深圳已经具有孕育国际品牌的丰富土壤,其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深圳制造业,将成为深圳品牌走向国际的强大支撑,而为品牌带来附加值的设计创新,则是其发展的重要引擎,两者相辅相成,必将把深圳品牌推向国际的舞台。
制造业是强大支撑
目前,深圳已创建六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包括罗湖黄金珠宝产业聚集区、南山手机产业聚集区、龙岗高端眼镜产业聚集区、龙华区大浪服装鞋帽产业聚集区、光明新区“时间谷”钟表产业聚集区以及坪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这些产业在深圳具有特别明显的产业优势,产业链完整,品牌发展态势良好,展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
“目前中国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品牌并不多,深圳则是最有机会,也最有能力成就国际品牌的城市。”朱舜华委员表示,任何产品品牌的提升,都需要强大的制造业来支撑。对深圳制造业来说,目前正是从制造到品牌建立的发展过程,两者需要相辅相成,以制造业为支撑,加上集聚整合的能力,才能成就一个国际品牌。
事实上,深圳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2017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00亿元、增长9.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3%,技改投资增长62.6%。这与深圳不遗余力地推进高端制造业的创新与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深圳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成。
虽然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要成为深圳品牌的强大支撑,在民盟深圳市委会看来,深圳高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集群效应尚未充分发挥,高端制造业领域顶级科研团队和创新人才还相对稀缺,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以及颠覆性技术研发还十分薄弱,需要建立一个创新联动平台。
民盟深圳市委会建议,针对高端制造技术研发的一些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全社会更多优质的创新资源,投入到产业发展体系当中,为高端制造技术创新提供完备的公共服务与运营环境支撑。同时,引导科研团队设立研究实体,遴选出覆盖全产业链条的若干企业,结为“创新共同体”,建立高端制造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和联动模式。
设计创新是重要引擎
“品牌的输出是需要附加值来支撑的,而产品的附加价值往往来源于设计,因此设计创新是深圳品牌发展的新引擎。” 罗峥委员认为,目前所有的产品都不仅仅具有功能性,设计感也给其增加了很多附加值。“深圳是否能诞生出国际性的品牌,复制和培养本土设计人才至关重要。”
罗峥建议,在培养人才,特别是设计型人才的培养,应主动适应产业中需求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搭建创新人才平台;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的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机制、从理论高度上培养创新人才,并与企业定向人才培养需求相衔接,将学校基础研究转化为应用研究,使创新人才能学以致用,从而扶持众多原创设计师品牌的成长。
“传统制造业正处于从规模向质量转变,从依赖便宜向依靠创新转变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支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朱舜华表示,首先,应支持相关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建立促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的设计活动、文化活动、质量活动,举办“设计大赛”和“品牌文化”系列活动,推动品牌国际化;此外,还要全面推动知识产权和版权在相关产业的各项工作,在国际标准、国际版权、国际知识产权上实现突破,实现“质量提升”。
朱文豪委员同样认为,根据国家“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的目标,应建立政府的持续扶持机制,及时解决相关产业国际品牌发展过程面对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困难;对相关产业、重点企业,应大力支持其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战略布局,用十年时间从国内品牌成长为国际品牌。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