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深圳“抗疫”债发行刷新九项全国第一!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2020-12-22 17:44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帮助民营企业精准把握金融政策内涵,助力缓解融资难题。22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邢毓静受邀赴深圳市工商联(总工会)作《精准滴灌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专题讲座。

讲座上,邢毓静介绍,近年来,深圳人民银行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总局的部署,贯彻落实一系列稳企业保就业的支持政策,为深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是用好用足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精准、快速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信用贷款等。截至11月末,支持银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79.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95%,惠及民营企业2.88万家;发放信用贷款101亿元,惠及民营企业2.11万家。

二是联合深圳市各区政府,全国首创“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方案,推动银行“进街道、进社区、进园区”,“送政策上门、送产品上门、送服务上门”,全力解决民营企业首贷、信用贷难题。截至11月末,深圳人民银行带领全市29家银行,深入74个街道、667个社区和66个产业园区,走访企业20410家,获贷企业2683家,首贷率为38.1%,信用贷款占比为40.3%。

三是支持辖内企业通过债券融资,推动“抗疫”债发行刷新九项全国第一。1-11月,辖内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3150亿元,同比增长49.60%;新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加权平均票面利率3.31%,同比下降57个基点。

四是推动辖内机构成功落地全国首批标准化票据、深圳首单供应链票据贴现及首单“供应链票据+标准化票据”业务,提升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标准化及融资效率。

五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引入跨境融资活水。率先落地企业外债一次性登记改革试点,便利企业在宏观审慎额度内自主选择跨境融资时机。截至11月末,共23家实体企业办理登记金额250亿人民币,帮助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1-2个百分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便利因净资产不足,不满足借外债条件的高科技企业,牵手境外低成本资金,截至11月末,共办理便利化额度试点约2.9亿元人民币。指导招商银行推进专项外债结汇试点,便利中小微企业使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截至11月末,招商银行共为13家境内企业完成试点业务项下境内贷款,合计8.2亿元人民币,企业平均借贷成本较其之前境内人民币贷款低约50个基点。指导实体企业集团搭建跨境资金池。2020年为3家先进制造业集团搭建跨境资金池,便利企业资金余额调剂和归集。据初步统计,三家企业共吸纳就业约15万人,同比增长26%。截至11月末,深圳共36家实体经济集团设立跨境资金池。

邢毓静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看,深圳企业大有可为。深圳人民银行愿意同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携手,助力民营企业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和产品,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冯德崇表示,资金是贯穿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民营企业面临的普遍融资难题,市工商联愿意同深圳人民银行携手,拓展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渠道,帮助民营企业寻求专业、长效的金融服务机制,推动各项惠企金融政策落到实处,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编辑 张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