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货运行业乱象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执法部门重拳出击,整治广州南站“黑车”非法营运问题。
针对乘客反映广州南站“黑车”非法营运等突出问题,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依靠科技手段,对“拉客仔”和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标签管理,实施精准打击。2020年1月,成功打掉2个在广州南站地区强行揽客涉恶黑车运营犯罪团伙,南站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针对群众反映的黑车、拒载、拼车、网约车线下加价等突出问题,广东交通执法部门注重面上打击,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又深挖问题根源,健全行业监管机制,补齐行业短板。
一是开展文明服务提升行动。从提升驾驶员文明素养入手,通过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和“四要八不”文明服务公约宣传,持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全省出租汽车行业共开展社会公益活动277次、教育培训驾驶员30万人次、评选星级示范车7226辆,评选表彰先进模范155人。
二是强化执法打击力度。将出租汽车不打表、议价、拒载、“黑车”拉宰客等问题作为执法打击的重点,加强对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码头、医院、重要商圈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
三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出租车行业维稳工作。加强疫情期间出租车防控措施,做好防疫物资筹备发放和旅客追踪溯源,及时出台行业补贴和承包费减免政策,形成“政府减税、企业减租、司机减负”的风险共担机制,千方百计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如深圳市为驾驶员减负共计2.1亿,政府发放补贴及奖励1.9亿元,减免出租车企业服务增值税约2200余万。
四是完善网约出租汽车管理制度。健全网约车事中事后联合监管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省市纵向权责明确、部门间横向职责清晰”的综合治理格局。2020年4月,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约出租汽车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市场经营行为,促进网约车市场规范、健康、稳定发展。
央视曝光的揭阳货运乱象事件
调查后有23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
今年年初,央视曝光的揭阳货运乱象,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多次督导当地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此案先后有23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90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其中交通部门42人;19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中交通部门10人。揭阳货运乱象问题的背后,是个别车队经营者通过利益输送等方式勾结公安交管、交通等部门的公职人员,通过张贴车队“路牌”等方式规避执法检查。
为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1月21日,省政府办公厅紧急下发《关于开展全省货运行业乱象问题整治工作的通知》,组织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5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派出31人组成6个工作组,对粤东粤西12个地市同步开展连续10天的暗访,随机检查40余个县(区)的普通公路路段55条、流动治超路段51条、高速公路出入口37个、货运源头企业82个、汽车维修企业96家、治超卸货场42个、超限检测站8个,主干道断面货车流量统计18处,司机等从业人员访谈192名,检查发现问题247个,专题向省政府报告并向各地市政府通报了暗访情况,督促各地对照“问题清单”举一反三地整改落实。
7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协调省公安厅,以“交通+交警”为检查力量、采用“暗访督察+现场执法”模式,开展为期半年的全省货运行业乱象整治和道路运输安全整治联合执法检查。两厅选派60名同志组成6个检查组,每组每次对一个地市开展不少于5天的明察暗访,每两个月完成一轮覆盖全省的行动,共开展3轮行动,检查县(区)429个、各类具体检查对象2101个,访谈从业人员43处,现场执法136次,发现各类具体问题和线索1733个。每轮行动结束后,均专题向省政府报告并将检查情况通报全省。第二、三轮行动分别抽取202个、163个前期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在省里的暗访和联合执法检查的强力带动下,绝大部分地市整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改观,货运市场环境逐步向好。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李妍 通讯员 粤交综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吴一钒
实习编辑 黄嘉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