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家单位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这些特点很深圳!

读特记者 庄瑞玉
2018-01-04 16:56
摘要

​4日,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近日我市43家企事业单位获批成为深圳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培养和发展博士后这一高端人才的主力军。

4日,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近日深圳市43家企事业单位获批成为深圳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培养和发展博士后这一高端人才的主力军。这43家企事业单位呈现“几多”特点:民营企业数量最多、高新技术企业多、上市公司多,而且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业,符合深圳产业发展需求。

43家单位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深圳现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0%设在企业,博士后成为深圳企业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深圳市人社局介绍,根据《深圳市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经组织专家评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面向社会公示,深圳亿立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43家单位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市级)。

根据要求,新设立的基地应明确博士后具体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根据发展需要提出博士后招收计划,积极与国内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及时开展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工作。要认真做好博士后各项考核工作,明确考核程序和标准,保证博士后研究水准;要加大投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满足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科研、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需要。

民营企业数量最多

据统计,新增43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依然主要分布在企业,民营企业数量最多,共有19家,所占比重为44%;第二是股份制企业13家,所占比重为30%;第三是国有企业7家,所占比重为16%;事业单位4家,所占比重为10%。

因为未来,深圳将加快建设国际化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此次评审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重点突出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发展。43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主要分布于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有18家、10家、4家;医疗卫生业、科技服务业分别有3家;金融业有2家;建筑业、教育业和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业均只有1家。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6成

此次获批的39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除去4家为事业单位),有2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为67.44%。

按上市与否划分, 39家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18家为上市公司,占46.2%;21家为非上市公司,占53.8%。

按区域划分,此次获批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主要分布在南山和福田区,分别有15家和8家;其次是罗湖和宝安区,各有4家;再次是龙华区、光明新区、大鹏新区和坪山区,分别有3家、2家、2家、2家;最后是龙岗区和前海,各1家。这表明南山区科技创新基础雄厚,对博士后人才需求量大;同时,其他区也在努力加大引才平台建设,发挥后发优势。

编辑 李怡天

(作者:读特记者 庄瑞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