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利:专注提升戒毒人员习艺质量

读特记者 张燕 文/图
2018-01-02 20:15
摘要

陈胜利的工作有点特别:组织不大爱劳动的特殊群体参加劳动。从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这项特别的工作陈胜利已经做了20年。20年来,他帮助过通过习艺劳动获得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后成功创业的励志典范,也遭遇过手下戒毒人员“七进宫”的无奈。

陈胜利的工作有点特别:组织不大爱劳动的特殊群体参加劳动。从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这项特别的工作陈胜利已经做了20年。20年来,他帮助过通过习艺劳动获得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后成功创业的励志典范,也遭遇过手下戒毒人员“七进宫”的无奈。他既是单位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资深老民警,也是在大队警力紧张情况下勇挑重担主动顶班的顶梁柱。

陈胜利现任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五戒毒大队一级警员。20年来,他一直扎根戒毒一线,专注戒毒人员习艺劳动工作,刻苦钻研,不断提升习艺劳动康复训练水平,成效显著,曾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习艺劳动不仅是戒毒人员身体康复的手段,也是他们学习一技之长自力更生的机会。”

帮戒毒人员习得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后办起工厂

习艺生产车间工作较为琐碎,陈胜利在大队虽资格最老,但每天总是亲力亲为做好每一件工作,生产车间随处可见他那停不下来的身影。

在很多人眼里,戒毒人员有着身体差、惰性重、陋习多的特点,组织参加习艺劳动有诸多困难。而陈胜利却认为,应当看到他们脑子活、接受能力强的优点,并提出“以习艺为主,以效率为主”的工作新思路,在工作中采用劳动竞赛、因人设岗、细分考核等办法,着重提高戒毒人员的劳动意识、劳动热情,引导他们走向自力更生的新路途。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湖南小伙,习艺劳动特别厉害,后来回归社会还用自己学到的一技之长成功创业。”陈胜利回忆,那是2000年前后,时年20出头的湖南小伙刘某来深圳打工,不幸沾染上毒品,被送到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很快,陈胜利就注意到这个小伙子,因为他做食品加工的手工活儿很有一手,不仅快,质量也高。于是,陈胜利经常和他聊天,并鼓励他将技能学扎实学精,将来多一条出路,二人也渐渐熟悉起来。

一次,在聊天中,陈胜利了解到刘某对未来生活的忧心,怕出去后工作不好找。对此,陈胜利通过戒毒所将刘某推荐到一家食品加工厂工作。戒毒成功后,刘某顺利入厂工作,并一直和陈胜利保持联系。“在那家工厂做手工活儿的人里,他永远是最快的,工资是最高的。”陈胜利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很快刘某就成长为该厂管理层,后来自己出去开起了工厂。

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刘某创业成功后,为表示感谢,还曾和戒毒所开展合作,将一部分订单业务委托给戒毒所。

这件事虽已过去多年,却让陈胜利记忆犹新,倍感欣慰,也更有工作动力。不过,陈胜利也感慨地说,“我们为很多解戒人员推荐过工作,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我希望能多一点像刘某这样的事情。”

坚持驻守一线20年,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陈胜利深知,习艺生产安全是开展习艺劳动的前提。20年来,他坚持奋战在习艺生产第一线,几乎每天都驻守在习艺劳动现场。

作为大队的车间主任,陈胜利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防止事故发生。与此同时,他还常常下寝室找戒毒人员谈话,了解戒毒人员的思想动态,稳定其戒治情绪。近年来,陈胜利所在大队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生产事故。

2016年年初,陈胜利像往常一样在车间里巡查,戒毒人员李某突然倒地并且呕吐不止,还引发周围人员骚动。陈胜利第一时间控制住现场,并迅速赶到李某旁边进行处理。当时,戒毒人员的呕吐物沾满了胸前,并且散发出难闻异味,但陈胜利毫不在意,及时把李某送往医务所抢救。由于送医及时,最终李某并无大碍,并对陈胜利感激不已。

“有时候,我们还半夜被叫醒处理类似的突发情况,大家都习惯了,每一个在戒毒所工作的人都会遇到。”陈胜利笑着对记者说,场所安全永远最重要。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张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