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研讨会|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广州向世界讲述了开放、科技、人文和宜居的生动故事

广州日报 方晴
2020-12-21 14:14
摘要

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服务广州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形象建设与国际传播,12月21日上午,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服务广州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形象建设与国际传播,12月21日上午,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知名媒体代表、传播学者等参与到研讨会当中进行深入交流,为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共同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于涛首先致辞。他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外宣工作面临的的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变化。地方的国际传播特别是城市国际传播的需求和作用不断地凸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的是9+2的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的城市群有世界级的影响力,也更加有能力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国形象。

他建议,大湾区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合力讲好开放、科技、人文、宜居的城市故事。“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现行地、试验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香港是国际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大湾区是国际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汇集了我国最重要的创新产业和企业。”于涛认为,通过在大湾区内部城市之间与世界各湾区和超级城市群之间搭建交流的桥梁,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到中国高水平的城市群。

科技之城故事怎么讲?有“数”。 于涛介绍,大湾区的科技实力雄厚。截至今年10月底,广东全省5G用户已经超过2600万,规模居全国第一,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大湾区。前几天,国外知名咨询机构发布了2020中国高科技成长50强,其中有27家来自大湾区。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国际化窗口城市的交汇处,城城有历史,处处有故事。“因此,大湾区的城市群可以不断提高城市的国际辨识度,进而不断提高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大湾区的城市群实实在在地在实现着经济的繁荣。”在于涛看来,讲好大湾区宜居之城的故事,也是为世界提供在减少环境恶化、减少社会不公平等方面提供经验和故事。

于涛认为,一直以来,广州在对外宣讲广州故事方面进行了非常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对方传播的效果。例如,广州故事会注重与对象国的受众寻找连接点,通过鲜活的广州故事,以小见大,形成了很多情感共鸣,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读懂了广州、读懂了中国。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广州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主题做到了权威发布、及时回应,实现了对舆论的主动引导,这都是大湾区国际形象传播的宝贵实践,也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广州作为一个开放之城、科技之城、人文之城和宜居之城的生动故事。”于涛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方晴 王燕

实习编辑 黄嘉琳

(作者:方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