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读特粉丝节“致敬拓荒牛”圆桌论坛上,数字程控交换技术退休专家宋忠慎、深圳科技工业园退休负责人王子昂、深圳特区报退休摄影记者刘廷芳、深圳博物馆退休干部莫小培、深圳海关退休干部熊朝东五位特区建设者亮相,现场分享了个人融入时代大潮参与特区早期建设的感人故事。
论坛中,几位“拓荒牛”亲切地送上了“敢闯”“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奋斗不止”“拼搏”的关键词,寄望新时代深圳人秉承拓荒牛精神,葆有“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激情和是“实干兴邦”的踏实,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铁肩担当,为双区建设加油奋进。
“敢闯”是拓荒牛的精神肌理。“没资料、没器件、没设备,连实验必需的示波器都没有一台。”宋忠慎主导研发我国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时困难重重,然而,他并未气馁,带领团队自学摸索,终于研发成功。宋忠慎表示,不创新就没出路,年轻人要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求新立异、敢想敢干,不墨守成规,锲而不舍地钻研和探索未知世界和事物。作为《深圳经济特区创业史》的作者,莫小培感慨,“是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我们推向了书写历史的风口浪尖,当代人写当代史,很多人都佩服我们,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敢作为,敢作为敢担当才能成大事。”
“奋斗”是拓荒牛的奉献底色。王子昂分享了自己放弃内地提拔的难得机会,来深参与筹办中国内地首个科技园的历程。他说这是自己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我亲眼目睹一片灌木丛生的山坡,矗立起一座座现代化高楼大厦,孵化培育出一批批知名企业……”而作为“深圳历史的记录者”,刘廷芳笑称:“晴天我骑着单车采访,雨天单车骑着我采访。那时的深圳到处是工地,一片泥泞,根本骑不动,只好把单车扛在身上。”
“一往无前”是特区对拓荒牛的使命召唤。时至今日,熊朝东对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历仍刻骨铭心,为了解决出入境关口海量人群的测温难题,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率先在罗湖口岸启用“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在今年的抗击疫情中再次派上大用场。他自豪地告诉大家:“还好,我们没有一个人当逃兵,出色地守住了国门。”
编辑 党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