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湾区主要城市中,佛山人均住房面积最高、房价收入比最低

南方日报 南方+
2020-12-11 00:41
摘要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佛山住房体系战略研究》课题成果出炉了。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湾区主要城市中,佛山人均住房面积最高、房价收入比最低。

12月10日,在佛山市政府大院8号楼举行的“研究”报告分享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所长邓郁松进行主讲,佛山市、区住建系统、市直其它部门有关领导和各有关负责人近百人聆听分享。 

12月10日,佛山市举行“研究”报告分享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所长邓郁松主讲。 唐梦 摄

12月10日,佛山市举行“研究”报告分享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所长邓郁松主讲。 唐梦 摄

“研究”成果印证佛山以往房地产发展路径符合佛山实际

据介绍,自2019年10月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经过一年的扎实深入调研,编制出“研究”课题成果,在该课题调研过程中,听取和采纳了佛山多部门建议,目的明确地研究佛山房地产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建立住房租购并举体系的发展战略定位。

2020年8月,该课题成果通过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课题成果对佛山住房体系进行了前瞻性研判,准确把脉佛山住房体系现状,为佛山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发展指引了方向,也为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群及相关城市建立健全住房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佛山城市资料图片。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佛山城市资料图片。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该“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人口流入最多、住房市场发展最快的大型城市群之一,住房总体呈现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大湾区城市住房需求规模庞大、种类多样;二是商品住房供应不足导致核心城市房价过高;三是大量的非正规住房租金低但是品质较差。在大湾区主要城市中,佛山人均住房面积最高、房价收入比最低,这表明佛山以往的房地产发展路径符合佛山实际,同其他核心城市相比房地产发展的成效值得肯定。同时,也要重视解决租赁住房品质偏低等问题。

“研究”建议佛山住房体系发展需做到“四个坚持”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佛山市住房体系持续较快发展,已从过去供不应求的总体短缺阶段转向总量供需基本平衡、“新市民”住房等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新阶段。佛山商品房销售面积远高于湾区其它城市,商品房供应较为充足是佛山市房价收入比显著低于大湾区内其他主要城市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佛山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水平,但商业办公等非住宅项目去库存压力较大。佛山市租金水平相对合理,但大量流入佛山的非户籍常住人口(“新市民”)租住在城中村出租屋等非正规住房中,居住品质较低。租赁住房市场需求结构分化、供需结构不匹配等现象值得关注。佛山市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较早,目前正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但需破解融资难等问题。佛山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货币补贴占比低,对非户籍常住人口覆盖面有限。

佛山城市资料图片。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佛山城市资料图片。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十四五”期间,佛山住房发展的宏观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消费升级将带来住房需求结构深刻变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住房外溢需求将持续增加,尤其是广佛全域同城化将为佛山住房发展带来新机遇;佛山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人口吸引力继续提升,常住流动人口加快落户,将进一步释放住房需求。但同时,佛山市还面临着土地资源趋紧、城市更新释放存量用地需要新的政策突破、一城一策工具箱亟需扩容等挑战,“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任务较重。

“研究”针对佛山住房体系发展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总体思路:坚持“房住不炒”;坚持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坚持市场化方向,构建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坚持统筹发展,协调推进。

佛山城市资料图片。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佛山城市资料图片。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