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继兴办经济特区后深圳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是深圳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再次强调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市发改委作为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统筹部门,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围绕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一时代命题,谋划推进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为深圳提前15年打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市发改委将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重点巩固提升创新发展优势。制定实施深圳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施方案,高标准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加快布局建设稀缺性综合粒子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精准医学影像、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布局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科研机构、研究型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加速补齐深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短板弱项。
在推进综合改革试点落地实施上,以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为重点,加快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的各项改革举措和首批授权清单事项,重点推进好由发改委牵头负责的完善要素价值市场化评价机制、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等改革任务,推动出台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政策文件。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实施方案,还将研究起草构建要素贡献市场评价体系工作方案。
在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坚持以法治引领和保障营商环境建设,积极开展营商环境立法。今年出台了深圳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率先推出或修订了科技创新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个人破产条例等特区法规,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更高标准的法律遵循。接下来,重点是通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现规则公开透明、监管公平公正。继续推进新兴产业、前沿技术领域的立法引领,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强化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
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将以前海、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前海开发开放,扎实做好深港合作这篇大文章,围绕更高水平的投资贸易便利、跨境资金往来便利和人才等要素供给便利,持续深化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与港方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运营管理,布局一批香港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研项目。特别要在深港科技创新规则对接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吸收港澳及国际科研体制机制的先进做法,制定形成深港科技创新“政策包”,实现与港方科研体制的衔接和配套。
同时,深圳将以绿色低碳和共享发展为抓手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更要当好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先锋。要持续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绿色标准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同时,宜居宜业离不开高水平文化服务和民生保障支撑。要加快落实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开工建设。要把“民生七有”要求落实落细落具体,用改革创新举措,把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就业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