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花城文学论坛在浙江举行,探讨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和文学经典化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良龙 通讯员 庞博 文/图
2020-12-08 16:20

记者12月8日从花城出版社获悉,12月3日至6日,由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浙江省湖州市作家协会与德清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筹办的2020年花城文学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的花城·莫干山创作基地隆重举行。承载中国诸多历史记忆与传说想象的莫干山脉,与引领中国文学先锋精神的《花城》杂志碰撞融合,用山川之美和文字之美,携手探索中国文学的现实与虚构。

“不惑”和“知天命”之间: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和文学经典化

此次论坛主题为“‘不惑’和‘知天命’之间: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和文学经典化”。活动邀请了艾伟、何平、张楚、弋舟、路内、付秀莹、阿乙、石一枫、孙频等九位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出席。他们作为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作家代表,做了一场极具深度的代际对话。

出席活动的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致辞,表示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将全力支持不惑之际的花城出版社和《花城》杂志,一如既往地探索文学创新和文艺经典化之路,谱写全媒体时代文学发展新篇章。南方传媒总编辑、花城出版社社长肖延兵感谢从各地赶来的作家,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作家从《花城》走向更高的舞台。浙江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艾伟代表浙江省作家协会致欢迎词,期待江南与岭南的合作,携手让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受德清县政协主席、湖州市作协主席张林华委托,德清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湖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振华介绍了德清深厚的人文历史,并代表湖州市作家协会祝贺花城论坛圆满举行。

长期以来,在当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定位和当代文学史研究这两个层面上,“文学经典化”一直是批评家热论的话题。该命题本身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与外延,又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交叉和融合,因此可以说是常说常新。

论坛主持人、评论家何平提出了作家代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本次讨论的代际从年代划分开始,接下来的讨论中,又陆续以地域、政治、审美群体、精神群体等来划分。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是启蒙的年代,而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一出场,文化市场、文学市场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家艾伟认为,每一代人的经验差异是存在的。上世纪60年代作家的历史感受、历史经验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禁欲的年代,一个是开放的年代。但根本的时代历史意识没有改变。

作家路内提出了几个思考纬度:“所谓的一代人,在维度上也谈不上是一代人了。台湾的华语写作,西方的华语写作等也有代际的说法,但不一定能与我们完全对应起来,这是不是有一个地域政治的影响?代际是否本身就有我者和他者的区别?我经常在同龄作者身上感受不到我们是一代人。这都是值得思考的泛文化问题。”

作家付秀莹谈及“经典化”,认为评论家、编辑一直在不断地对当代作品进行选择、淘洗,这就是一个经典化的过程。我们应该交给读者去命名,无名的读者也有给作家命名的权利。

作家张楚提到王国维“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的说法,但是以出生时代划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想到经典作家时,不会想到他出生在这个十年还是下一个十年。但是用年代去划分作家有一种微妙的东西在里面,“十年”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横切面、脉络。

作家石一枫介绍说国外文学也有代际之分。而中国文学的代际,为什么十年一次,有其特定历史原因。2008年奥运会、2020年新冠肺炎,可能都会成为影响文学进程的大事件分隔点。我们看待经典时有时候要看它是政治学意义、社会学意义上的经典还是文学意义上的经典。例如,《班主任》是政治学意义上的经典,《平凡的世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经典。

作家弋舟提出以前自己不喜欢根据年代被划分,但现在渐渐接受了70后80后这种命名,比较方便。而《花城》《收获》等期刊天然地吸引文学青年。

作家阿乙评价《花城》的“花城关注”是很好的栏目,成为许多青年作家在文坛的关键推手。这些作者有的虽然是在其他地方被发掘出来的但是后续乏力,“花城关注”在推荐青年方面有持续性。

作家孙频提到自己在80、90后作品里仍然能看到50、60后的精神内核。因为人性不变,困境不变。她觉得每一代都会有经典,但作家是否能写出经典作品,不是单凭人力能决定的。

在场的嘉宾从各自的创作经验出发,对自身的成熟写作阶段,以及如何创作出经典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在2020年迈入“不惑”之年阶段的《花城》杂志,以期刊作为载体,实际上也是一部在场的文学史,它身处文学的现场和时代的现场,承载着作者、读者、编者三位一体的共同记忆,参与且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江南”与“岭南”:携手同书南国文学之美

近代以来,长江以南的“江南”与五岭以南的“岭南”都是中国经济的翘楚,总与“物阜民丰”联系在一起。江南的美是意象性的,小桥流水、依依杨柳,勾勒出无数专属于江南的画面。岭南的美是开放性的,既是重要的对外联系窗口,又有推陈出新的变革意识。这两个古老而长青的区域概念植根在中国人的时空观里,承载起关于环境、经济、文化等诸多联想,构成了南国的两面。

诞生于1979年的《花城》杂志,扎根在岭南文化多元融合的土壤之中,汲取“开风气之先”的改革精神,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更借助广州沿海地区,地理上毗邻港澳的优势,率先为中国文学界打开了南风窗,向读者介绍港台与海外文学作品与思潮。优秀的文学期刊往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风骨,它折射了时代语境的变化,展现了中国几代作家的文学姿态和思想表达,反映现实生活,引领世道人心,还能传递出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精神呼吁。中国文坛中坚作家们把《花城》作为重要阵地,发表了大量名篇佳作,《平凡的世界》《这边风景》《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等许多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的作品从《花城》走向读者。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重要奖项中,《花城》出品屡有斩获。

为持续创新、永葆激情和理想,让《花城》文脉始终犹如珠江大潮一般奔腾不息,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花城出版社以《花城》作为文化桥梁,借助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新形势,拓展和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2018年《花城》杂志首个创作基地落地浙江莫干山,2019年《花城》打造的“岭南文学高地计划”出台,2020年9月花城出版社长三角出版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开风气之先”是时代赋予《花城》的文学使命,站在“不惑”之年的《花城》将重新出发,让山川之美和文字之美交相辉映,让岭南海纳百川的变革传统与江南的千年歌诗传统深度缔结,探索作家-编辑-读者-地域的新型创作、交流方式,携手书写南国文学之美。

论坛之后,作家、评论家赴莫干山区参与“文学生态”与“生态文学”采风活动,感受领略德清文化及山区风光,寻找文学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编辑 程思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良龙 通讯员 庞博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