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上午,随着长47米、高7米、宽7米、重达84吨的首榀钢桁架缓缓上升、平移、精准就位。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进入钢结构主体屋面施工阶段。项目于2017年9月21日开工,计划于2019年6月30日竣工,施工总工期648日历天。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志达,深圳市招华国际会展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军,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宏,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总经理史如明等领导出席开吊仪式。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八项之最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由中廊、展厅、登录大厅及附属建筑组成,地下2层,地上3层,包括18个2万平方米的标准展厅和1个5万平方米的超大展厅。功能涵盖展览、会议、演艺、体育、餐饮等,屋面蓝色丝带花纹,寓意“海上丝绸之路”。项目拥有八项世界之最。
1、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是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58万平方米。
2、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是全球建安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建筑,总投资额达240亿元人民币。
3、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项目是全球总展厅面积最大、单个展厅面积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总展厅面积50万平方米,最大单个展厅面积达5万平方米。
4、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钢结构用钢量为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之最,总用钢量达22万吨。
5、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基坑土方挖运量为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之最,总土方挖运量达362万平方米。
6、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拥有全球房屋建筑领域面积最大、长度最长的无缝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地下室面积达57万平方米,最大长度达1700米。
7、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是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一次性投入机械设备最多的施工项目,单次投入各类起重机械达321台,其中塔吊48台。
8、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是全球第一个集地铁、市政道路及设施、水利及河道治理同时开发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施工重难点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布局空港新城“两中心一馆”的三大主体建筑之一,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意义大”。
一、项目管理难度高
项目管理难度高,施工资源投入量大。单日混凝土浇筑量最高达8000立方米,高峰期施工人员达20000人次,大型施工机具投入量达400台,日进场和转运材料达1.5万吨以上。
项目人员进场后,由总包部牵头,各项目部配合建立了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分级编制施工进度总控计划、深化设计计划、劳动力资源投入计划、资金保障计划等,全方位策划好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阶段。采用“平行分区施工”法,分七个区平行施工,各项工作合理穿插。每日进度汇报,动态管理实时纠偏。推行“总承包项目计划管理系统”,关键节点实行“红黄灯”制度,充分发挥总承包管理作用,保证工期按时履行。
二、项目钢结构用钢量体量大
项目钢结构总用钢量高达22万吨,是鸟巢的5倍,是帝国大厦的近4倍。
项目钢结构构件制造难度大,由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五大制造基地供应,确保构件制造任务完成。场外设置构件临时中转场地,场内设置构件拼装场地,使用履带吊进行退装施工。
项目下部框架结构使用汽车吊“分片、分区原位吊装”工艺进行施工;屋盖钢结构使用“地面散件拼装、高空原位安装、支承钢胎架临时支撑”工艺进行施工,嵌补杆件使用汽车吊进行安装。现场施工使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空间三维坐标测控,全程测控构件拼装、安装精度;项目焊接形式为多层多道焊缝填充工艺,控制焊接变形,保证焊缝质量及外观成型。屋盖结构每一个分段口设置一组支承钢胎架,并在顶部设置操作平台,保证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安全。
效果图。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创新点
一、打造智慧工地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架设基于BIM的施工管理平台,将外部的业主、设计院、监理,内部的总包、项目部、分包单位纳入统一的网络办公平台,对图纸设计、方案编制、物资报审进行标化管理。施工现场引入GPS定位管理系统对进出车辆和起重设备进行管理;引入中建云筑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引入物料验收称重系统和物料跟踪系统对进场物资进行管理;引入质量巡检系统和安全巡检系统对现场的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引入环境监测系统对现场噪音扬尘进行管理。最后所有的管理数据都汇总到指挥部,以智慧大屏实时动态展示,便于项目管理层及时了解现场各项施工数据,精准安排各项施工内容,便捷高效的进行施工管理。
二、打造科技工地
为加强人员管控,项目通过采用实名制管理系统实时掌握人员动态,对工友身份信息、电话、工种、银行卡号、人脸识别、园区权限等个人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全员实名制”。推进辖区网格办安保建设,实现生活园区和施工现场的门禁管理及人员考勤管理,解决园区安全问题,且实时把控每日进场工人数量。此外,融入门禁管制、食堂用餐、超市消费、淋浴取水、空调取电、宿舍入住及个人积分,实行“一卡通”管理模式。以信息化、规范化、自动化的管理提高劳务人员管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生活区采用大量绿色环保设备,配置了空气能热水器,24小时热水供应;太阳能路灯实现夜间照明,节能环保;污水处理、雨水收集、高压静电油烟处理等设备,实现绿色施工,节约能源与成本。
为确保人员安全,项目工人生活园区内所有电器设施均采用24伏低压配电,空调单独取电,统一配备36伏USB手机充电接口,确保安全、节约用电的管理;园区内消防设备按区配置齐全,搭建独立的标准化煤气房,分点安装消防警报器;搭建园区360度无死角监控系统,实时影像记录,保安24小时巡逻;针对深圳多风多雨的气候因素,按比例装置揽风绳和逃生杆,有效应对台风天气影响,多面打造安全生活区,目前已成功抵御“天鸽”、“帕卡”等台风,为工友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三、打造人文工地
项目在生活园区引进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社区管理服务。
“爱心微笑接待广大工友”,设立物业服务咨询处,便利工友退宿办理、一卡通充值等服务;“暖心住宅迎接广大工友”,安排专员对临建主体、生活设备、交通秩序、环境绿化及卫生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督与维护,让广大工友可拎包入住,切实享受到优质的后勤管理服务;“精彩生活服务广大工友”,在生活园区内设立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生活服务单元,包括连锁餐饮食堂、辖区警务室、公立医疗卫生所、农民工夜校、超市、理发室、文体活动室、工地影院、智能化空调房、空气能热水器、节能式淋浴室、洗衣房等应有尽有,工友们结束一天的劳累,足不出户便可在园区内满足日常需求。园区内实行全覆盖的WiFi网络,既保证园区WiFi畅通,又能以智能答题上网、观看安全微视频等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和学习及应急信息推送等,让工友们在畅享便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安全作业规范知识入脑、入心。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展馆、是深圳新地标,新产业发展的龙头,具有世界级影响力。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是关系深圳经济特区未来发展的重大的标志性工程,对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有着重大的意义。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