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故事|老基建兵:见证创业年代的“深圳速度”
记者 韩文嘉 姚卓文
2016-06-27 16:59

退休多年后,老基建兵、原深圳市物业集团董事长马成礼还不时会和家人一起上到国贸大厦的旋转餐厅,俯瞰城市繁华。

这座53层的大楼,是他一生最为骄傲的成就之一。

国贸

国贸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建设奇迹。

1979年11月,基建工程兵第1支队的马成礼与战友们从鞍山出发,一路向南。马成礼回忆说:“一开始,大家穿着厚厚的棉衣裤,头戴绒帽,到了韶关就只能穿绒衣。过了韶关之后就只穿单衣,到了深圳,骄阳似火,装卸时很多战士只穿了背心。”

火热的年代,火热的城市,战士们开始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建设。

在深圳,先头部队2000多名基建兵承接了市委(府)大楼、友谊商店、文锦渡口岸停车场、电子大厦等多项基建任务并出色完成。马成礼说,刚进深圳的时候,深圳市民看他们的眼光还有些顾虑和怀疑,但在实际行动中,这些年轻的战士们不怕脏、不怕难、不怕苦、不怕累,改变了市民对他们的看法。

1983年,两万基建工程兵在深圳就地转业,马成礼转业来到新成立的深圳市物业公司担任经理,开始筹建国贸大厦。

“53层的国贸大厦,是中国第一座超高层建筑。当时我们没有国家的计划投资,更没有外汇指标。是特区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以及我们物业公司的努力,创造了这样一个‘深圳速度’。”

“建设国贸大厦的过程中,我们还发挥了改革创新精神,采用奖励机制,正是有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才有了‘三天一层楼’的速度,成为了深圳速度的象征。”马成礼自豪地说,国贸大厦还在旋转餐厅、电梯、玻璃、直升机停机坪等设计和材料质量上领先世界水平,创造了“30年不落后”的传奇。

编辑 左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